[实用新型]三口烧瓶反应的氮气接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57521.8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51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樊宝坤;李庆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杨克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瓶 反应 氮气 接通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口烧瓶反应的氮气接通结构,涉及三口烧瓶连接装置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三口烧瓶氮气连通结构容易漏气的问题,其技术要点是:包括橡胶塞和气管固定组件,所述橡胶塞为锥台形,橡胶塞上设有连通孔,橡胶塞和气管固定组件固定连接,气管固定组件上设有气管固定管,气管固定管上设有密封管,气管固定管上还设有密封头,密封头与气管固定管固定连接,气管固定管上还固定连接有紧固帽,紧固帽内设有第二锥形孔,且第二锥形孔内设有第一锥螺纹,所述紧固帽通过螺纹连接有限位套,限位套设在紧固帽内的一端为锥台形,且限位套上设有第二锥螺纹;本实用新型密封性好,同时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口烧瓶连接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口烧瓶反应的氮气接通结构。
背景技术
在不同阶段的教学过程以及高等教育实验尤其是化学领域中,三口烧瓶是一种非常常用、用途广泛的化学玻璃仪器,尤其是在有机化学实验中最为常见和普通。
在某些化学实验中,需要向三口烧瓶内通入氮气,现有技术中三口烧瓶通过通入氮气时采用木塞塞入三口烧瓶,氮气管道插入木塞中,由于木塞本身具有松软的结构同时三口烧瓶的口部设有防滑层,防滑层为磨砂层,其本身密封性能较弱,现有技术中用于三口烧瓶的电器连通装置容易发生漏气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三口烧瓶反应的氮气接通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三口烧瓶反应的氮气接通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三口烧瓶氮气连通结构容易漏气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口烧瓶反应的氮气接通结构,包括橡胶塞和气管固定组件,所述橡胶塞为锥台形,橡胶塞上设有沿中线设置的连通孔,橡胶塞和气管固定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气管固定组件为圆环形,气管固定组件上设有气管固定管,气管固定管为两端设有开口的筒状,气管固定管远离橡胶塞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管,所述密封管为锥形橡胶管,气管固定管远离橡胶塞的一端还设有密封头,密封头内设有第一锥形孔,密封头与气管固定管固定连接,气管固定管上还固定连接有紧固帽,所述紧固帽为一端设有开口的筒状,紧固帽内设有第二锥形孔,且第二锥形孔内设有第一锥螺纹,所述紧固帽通过螺纹连接有限位套,限位套为两端设有开口的筒状,限位套设在紧固帽内的一端为锥台形,且限位套设在紧固帽内的一端设有第二锥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管固定管远离橡胶塞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密封头内设有内螺纹,且密封头为沉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管固定管和密封管采用胶粘的方式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套的一端为锥形,限位套的另一端为直筒形,限位套为橡胶管,限位套上设有至少两组限位槽,限位槽绕限位套的轴线均布,限位槽内固定连接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为具有弯角的条形,限位条为硬质材料,所述第二锥螺纹设在限位条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条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连接到限位套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紧固帽将限位套紧固在三口烧瓶上,同时通过紧固帽将橡胶塞压紧在三口烧瓶的口部,并通过密封头密封氮气罐与橡胶塞,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密封性好,同时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三口烧瓶反应的氮气接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三口烧瓶反应的氮气接通结构中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三口烧瓶反应的氮气接通结构中限位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三口烧瓶反应的氮气接通结构中限位条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575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精度自动称重分拣机
- 下一篇:一种铜胎掐丝珐琅骨灰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