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备环保型聚氨酯玻纤复合型材的强力混合釜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61157.2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26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迎;李双;李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琛华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20 | 分类号: | B29B7/20;B29B7/22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扬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9 | 代理人: | 隋玲玲 |
地址: | 214434 江苏省无锡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环保 聚氨酯 复合型 强力 混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备环保型聚氨酯玻纤复合型材的强力混合釜,属于聚氨酯玻纤复合型材的制备设备技术领域。它包括混合釜本体(1),所述混合釜本体(1)顶部设置顶盖(2),所述混合釜本体(1)内设置有第一搅拌轴(3)和第二搅拌轴(4);所述第一搅拌轴(3)和第二搅拌轴(4)上都纵向均布设置搅拌杆(5)且为交错设置;所述混合釜本体(1)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三搅拌轴(6),所述第三搅拌轴(6)为“U”字形结构,两端贴合混合釜本体(1)的侧壁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顶部两个搅拌轴交错设置进行强力搅拌,同时通过底部搅拌轴进行刮边,搅拌混合效率高,大大节约人力物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备环保型聚氨酯玻纤复合型材的强力混合釜,属于聚氨酯玻纤复合型材的制备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优异的韧性有利于后道加工如钻孔、机械加工和装配等作业。与传统热固性复合材料相比,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经加工和冲切的边缘显现极少甚至没有微裂纹,具有较大优势。但是,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产业化生产的难题在与聚氨酯玻纤复合型材的生产,其混合反应还停留在人工混合方式。
专利公开号为CN20642629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大比例玻纤聚氨酯强制混合装置,包括电机、传动装置、圆筒状混合室,搅拌器,圆筒状混合室的上部设有聚氨酯混合料注入口和玻纤注入口,下端有出料口,所述搅拌器为圆柱形注面上的三头螺旋线上均匀分布有镂空齿片,其螺旋线的螺旋角α是25°至35°之间,最好是27°,在一个导程L上均匀设置有六片镂空齿片,其齿面与圆柱形轴线的夹角β在25°至40°之间,最好采用29°,镂空齿片端侧沿线与圆柱母线正投影夹角γ取15°至25°之间,最好采用17°,位于镂空齿片的圆柱形柱面上方设有旋向与螺旋线旋向相同的叶片状推料浆。
上述专利能快速、方便、连续混合的一种大比例玻纤聚氨酯,符合产业化生产的需要;但是该反应釜无法实时掌握反应情况且搅拌效率仍有提升空间。
因此,为解决上述背景问题,研发一种制备环保型聚氨酯玻纤复合型材的强力混合釜是迫在眉睫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问题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制备环保型聚氨酯玻纤复合型材的强力混合釜,它构合理,能够高效对环保型聚氨酯玻纤复合型材进行混合搅拌,且十分高效,大大节约人力物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制备环保型聚氨酯玻纤复合型材的强力混合釜,包括混合釜本体,所述混合釜本体顶部设置顶盖,所述混合釜本体内设置有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
所述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上都纵向均布设置搅拌杆且为交错设置;
所述混合釜本体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三搅拌轴,所述第三搅拌轴为“U”字形结构,两端贴合混合釜本体的侧壁设置。
所述混合釜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观察窗。
所述混合釜本体通过支座支撑。
所述支座为三角结构。
所述支座有多个,多个支座呈圆周状分布在混合釜本体的底部。
所述第一搅拌轴通过联轴器连接第一电机,所述第二搅拌轴通过联轴器连接第二电机,所述第三搅拌轴通过联轴器连接第三电机;
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设置在顶盖上;
所述第三电机竖直设置在混合釜本体的底部下方。
所述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反向旋转。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琛华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琛华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611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箱
- 下一篇:一种水样检测用连续流动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