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合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62841.2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73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泸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萤石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E05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陈舒维;宋志强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合机构。基于本实用新型,离合机构包括装设于面板的防盗组件,当外部冲击力从面板向离合组件传递、并足以使离合组件将把手套筒与方棒套筒误闭合时,防盗组件能够响应于该外部冲击力而对把手套筒和方棒套筒的同步旋转形成止转干涉,以在离合机构误闭合的情况下阻止可能发生的非法开锁,从而能够降低由于离合机构的误闭合而导致非法敲击开锁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特别涉及用于防敲击非法开锁的一种离合机构。
背景技术
智能锁与把手之间的离合机构通常布置在位于门扇的户外侧的面板。
对于借助弹性力实现复位断开的离合机构而言,当面板受到震动敲击时,通过面板传递至离合机构的外部冲击力可能导致离合机构克服弹性力的回位约束而发生误闭合,而且,离合机构响应于外部冲击力的误闭合可能会引发对智能锁的非法开锁。
由此,如何降低由于离合机构的误闭合而导致非法敲击开锁的概率,成为现有技术中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离合机构,有助于降低由于离合机构的误闭合而导致非法敲击开锁的概率。该离合机构可以包括:
把手套筒;
方棒套筒,所述方棒套筒与所述把手套筒同轴装设于面板,并且,所述方棒套筒与所述把手套筒在开锁方向上空转配合;
离合组件,所述离合组件在第一弹性力的回位约束下保持所述方棒套筒与所述把手套筒在所述开锁方向上空转配合,其中,当驱动机构产生克服所述第一弹性力的驱动动力时,所述离合组件通过在所述把手套筒与所述方棒套筒之间沿径向方向的插接配合,形成允许所述把手套筒和所述方棒套筒在所述开锁方向上同步旋转的同轴传动;
防盗组件,所述防盗组件装设于所述面板,所述防盗组件在第二弹性力的回位约束下避让所述把手套筒和所述方棒套筒的同步旋转,所述第二弹性力被配置为使所述防盗组件:
响应于从所述面板向所述离合组件传递的克服所述第一弹性力的外部冲击力,对所述把手套筒和所述方棒套筒的同步旋转形成止转干涉,其中,所述止转干涉的起始时间不晚于所述离合组件响应于所述外部冲击力形成所述同轴传动,并且,所述止转干涉的结束时间不早于所述离合组件在所述外部冲击力消失时释放所述同轴传动。
可选地,所述防盗组件通过与所述把手套筒或所述方棒套筒的插接配合形成所述止转干涉。
可选地,所述防盗组件与所述把手套筒或所述方棒套筒的插接生效方向,与所述离合组件在所述把手套筒与所述方棒套筒之间的插接生效方向相同。
可选地,所述防盗组件包括:防盗组件外壳,所述防盗组件外壳装设于所述面板;防盗复位元件,所述防盗复位元件容纳在所述防盗组件外壳中;防盗干涉元件,所述防盗干涉元件可移动地沿所述把手套筒和所述方棒套筒的径向方向装设于所述防盗组件外壳;其中,所述防盗复位元件对所述防盗干涉元件产生所述第二弹性力,促使所述防盗干涉元件与所述把手套筒分离,以避让所述把手套筒和所述方棒套筒的同步旋转;并且,响应于所述外部冲击力,所述防盗干涉元件克服所述第二弹性力的回位约束而产生位置偏移,以使所述防盗组件与所述把手套筒或所述方棒套筒的插接生效。
可选地,所述把手套筒具有供所述防盗干涉元件插入的干涉凹槽。
可选地,所述离合组件包括:离合复位元件,所述离合复位元件容纳在所述方棒套筒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萤石软件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萤石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628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