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质油环及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64279.7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80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郑照刚;曹存军;张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飞燕活塞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5/00 | 分类号: | F02F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质油环 发动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质油环及发动机,包括油环本体及设置于油环本体的内外两侧的弹簧槽和两条刮油刃。其中弹簧槽的底部设有回油孔,其两条刮油刃的截面具有相同方向的楔形倒角。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发动机,其活塞上设有上述钢质油环,可以降低油耗,满足排放标准,提高发动机寿命,同时钢质油环本身易于实施,可以提高钢质油环的产率及加工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环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柴油机排放法规的实施越来越严格,柴油机对机油消耗和摩擦功耗的要求也就越来越苛刻。活塞环的应对只能走低弹力、高面压的设计路线。目前钢质油环由于重量轻、顺应性好被广泛运用。但I型钢质油环由于其结构本身的限制,刮油刃高度不太可能小于0.2,所以难以适应国6及以上排放发动机的更高要求。目前活塞环厂家更多的采用铸铁油环,刮油刃采用LKZ或锥度设计来满足发动机的要求,但这有二个缺陷:制造工序繁杂(成本高);环境污染难以控制(铸铁环需要铸造)。同时铸铁环耐磨减摩性能比钢质环差。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钢质油环,易于制造的同时可以大幅度提高活塞环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上述钢质油环的发动机,具有较长的发动机寿命。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质油环,包括油环本体及设置于所述油环本体的内外两侧的弹簧槽和两条刮油刃,所述弹簧槽的底部设有回油孔,其两条刮油刃的截面具有相同方向的楔形倒角。
进一步的,所述楔形倒角的角度范围为30°~40°。
进一步的,两条外圆刮油带的刃部都设有平台。
进一步的,所述平台的宽度范围为0.1~0.25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回油孔为腰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动机,其活塞上设有上述钢质油环。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利用同向的楔形倒角结构,尽可能地降低刮油刃的高度,以达到低弹力、高面压的要求。
2、钢质材料重量轻、顺应性好,降低油耗,满足柴油机的排放标准。
3、钢环油环不需要铸造,环保、无污染。
4、钢质材料耐磨减磨性能优于铸铁材料,能够提高活塞环及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例的钢质油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展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及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例的钢质油环,包括油环本体及分别设置于油环本体的内外侧的弹簧槽100和刮油刃300,弹簧槽100的底部设有回油孔200。回油孔200两侧的刮油刃300的截面具有相同方向的楔形倒角。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钢质油环,利用刮油刃300同向楔形倒角的特殊结构,可以尽可能地减小刮油刃300的高度,最小能达到0.1毫米,以实现低弹力及高面压的设计要求。并且利用钢质材料重量轻,顺应性好的特点,降低机油的消耗,使柴油机能满足更高的排放要求。同时同向的楔形倒角结构相比于LZK工艺的油环制造工序简单,不需铸造,无污染,更加环保,易于实施,便于提高产率、质量和加工精度。
参照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刮油刃300的楔形倒角的角度范围在30°至40°之间。每个刮油刃300的刃部设有平台310,平台310的宽度范围在0.1毫米至0.25毫米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飞燕活塞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飞燕活塞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642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自动化设备的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外置式抽空气箱筒形凝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