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固定孔的电机前端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65436.6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463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陈波波;李汉青;陈祖亮;王在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电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04 | 分类号: | H02K5/04;H02K5/24 |
代理公司: | 南京聚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9 | 代理人: | 卢美玲 |
地址: | 2217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电机 前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固定孔的电机前端盖结构,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上布置有凹槽,所述盖体的中心布置有用于固定轴承和油封的中心轴孔,所述盖体上位于凹槽与中心轴孔之间布置有用于提升端盖结构强度的加强筋,所述盖体上位于加强筋的分布区域布置有用于密封性石棉垫,所述盖体的边缘均匀布置有六个机筒固定孔,所述盖体上围绕中心轴孔的四周布置有七个第一固定孔,所述盖体上对称布置有两个固定耳,每个所述固定耳上均开设有两对不同孔径的第二固定孔。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端盖本体基础上研发设计一种多固定方式的电机前端盖结构,方便不同结构的差速包固定连接,提升电机与差速包的通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生产工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固定孔的电机前端盖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电机前端盖固定方式单一,适配性差,不能满足于较多型号的差速包安装,以及现有的前端盖结构强度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固定孔的电机前端盖结构,在原有的端盖本体基础上研发设计一种多固定方式的电机前端盖结构,方便不同结构的差速包固定连接,提升电机与差速包的通用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固定孔的电机前端盖结构,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上布置有凹槽,所述盖体的中心布置有用于固定轴承和油封的中心轴孔,所述盖体上位于凹槽与中心轴孔之间布置有用于提升端盖结构强度的加强筋,所述盖体上位于加强筋的分布区域布置有用于密封性石棉垫,所述盖体的边缘均匀布置有六个机筒固定孔,所述盖体上围绕中心轴孔的四周布置有七个第一固定孔,所述盖体上对称布置有两个固定耳,每个所述固定耳上均开设有两对不同孔径的第二固定孔。
优选地,所述机筒固定孔的内部布置有螺纹。
优选地,所述凹槽为不规则形状且在盖体上为对称分布。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孔包括孔一、孔二、孔三、孔四、孔五、孔六和孔七,所述第一固定孔均为螺纹孔。
优选地,所述孔一、孔二、孔三、孔四和孔五的孔径一致,所述孔六和孔七的孔径一致。
优选地,所述孔六和孔七的孔径略大于孔一、孔二、孔三、孔四和孔五的孔径。
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孔包括孔径一致的孔八、孔九、孔十和孔十一以及孔径一致的孔十二和孔十三,所述孔八、孔九、孔十和孔十一为通孔,所述孔十二和孔十三为螺纹孔,所述孔十二和孔十三的孔径略小于孔八、孔九、孔十和孔十一的孔径。
优选地,所述孔十和孔十一的孔径与孔六和孔七的孔径一致。
优选地,所述密封性石棉垫上位于孔一、孔二、孔三、孔四和孔五的位置布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密封性石棉垫上位于孔八、孔九、孔十和孔十一的位置布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密封性石棉垫上位于孔六、孔七、孔十和孔十一的位置布置有第三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多固定方式的电机前端盖结构,方便不同结构的差速包固定连接,提升电机与差速包的通用性能;
(2)、通过在盖体上开有对称的不规则凹槽,增加加强筋的受力面,进而提升结构强度;
(3)、通过在盖体内部四周设置有一体对称加强筋,提升端盖结构强度;
(4)、通过在盖体上位于加强筋的分布区域布置有用于密封性石棉垫,确保电机与差速包固定时的紧密性以及减少两者之间直接接触产生的震动磨损和噪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密封性石棉垫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电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大电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654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拆装的水泥抗压夹具
- 下一篇:一种便于混凝土抗压测试的实验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