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中频感应加热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66101.6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80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经纬精密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6/02 | 分类号: | H05B6/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左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2 | 代理人: | 杨兆鹏 |
地址: | 223000 江苏省淮安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中频 感应 加热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中频感应加热设备,涉及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中频感应加热设备,包括防护管和密封盖,所述防护管的内部固定套装有感应铜管,且防护管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线,且控制器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管。该新型中频感应加热设备,通过密封盖和储料管以及导向杆和套接板的配合使用,使得该新型中频感应加热设备能够将工件放置于储料格的内部后,通过密封盖外部的把手来推动储料管沿着导向杆和套接板的导向在防护管的内部滑动,从而使得该新型中频感应加热设备对工件的放置和取出过程更加简单轻松,并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中频感应加热设备。
背景技术
感应加热多数用于工业金属零件表面淬火、金属熔炼、棒料透热等多个领域,是使工件表面产生一定的感应电流,迅速加热零件表面,达到表面迅速加热,甚至透热融化的效果,感应器一般是输入中频或高频交流电(300-300000Hz或更高)的空心铜管。产生交变磁场在工件中产生出同频率的感应电流,这种感应电流在工件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表面强,而在内部很弱,到心部接近于0,利用这个集肤效应,可使工件表面迅速加热,在几秒钟内表面温度上升,而心部温度升高很小。
但是市场上常见的中频感应加热设备依旧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首先市场上常见的中频感应加热设备在进行工件的放置和取出过程安全性较低,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存放和取出工件的劳动强度较高,其次常见的中频感应加热设备在进行工件加工过程中难以保持密封,从而导致加热效果较差,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中频感应加热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中频感应加热设备,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中频感应加热设备,包括防护管和密封盖,所述防护管的内部固定套装有感应铜管,且防护管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线,且控制器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转接头,两个所述转接头分别与感应铜管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且防护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套接板,所述套接板的内部开设有两个滑槽并在滑槽内部固定套装有弹簧,所述密封盖的外部固定安装有两个与套接板内部滑槽相匹配的导向杆,且密封盖的外部固定套装有储料管,所述储料管的内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储料格。
可选的,所述导向杆滑动套接于套接板的凹槽内部,且导向杆的末端与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储料管的外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贯通圆孔,且储料管采用耐高温金属制成。
可选的,所述感应铜管均匀的盘绕在防护管的内部,且感应铜管的内侧直径值大于储料管的外侧直径值。
可选的,所述导向杆的长度值大于储料管的长度值,所述储料管的长度值小于感应铜管的长度值。
可选的,所述连接管镶嵌在防护管的内壁上,且连接管的末端延伸至防护管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中频感应加热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新型中频感应加热设备,通过密封盖和储料管以及导向杆和套接板的配合使用,使得该新型中频感应加热设备能够将工件放置于储料格的内部后,通过密封盖外部的把手来推动储料管沿着导向杆和套接板的导向在防护管的内部滑动,从而使得该新型中频感应加热设备对工件的放置和取出过程更加简单轻松,并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2、该新型中频感应加热设备,通过储料格和储料管以及导向杆和弹簧的配合使用,使得该新型中频感应加热设备能够通过均匀盘绕在储料管外部的感应铜管来对储料格内部的工件进行高温处理,当工件放置完毕后,操作人员松开密封盖,密封盖会在导向杆和套接板的作用下与防护管紧贴,从而使得防护管在工件加工过程中保持密封,有效的提升了该新型中频感应加热设备的产品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经纬精密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淮安经纬精密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661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于平板电脑的社保卡智能读取模块结构
- 下一篇:一种邻氯苯甘氨酸脱色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