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尾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67739.1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36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林;储家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南洋万事兴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B01D53/00;F23G7/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气 处理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尾气处理装置,其包括双烯合成釜、异构化反应釜、真空泵和VOC催化燃烧设备,双烯合成釜与真空泵的进气端相连通;异构化反应釜也与真空泵的进气端相连通,真空泵的进气端连通有缓冲回收机构,双烯合成釜、异构化反应釜皆与缓冲回收机构相连通;真空泵的出气端连通有液氮回收机构;液氮回收机构与VOC催化燃烧设备相连通。本申请可有效回收VOC废气中的大部分有机气体进行再利用,提升对VOC废气的利用率,从而提升整体资源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尾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本产品是液体酸酐类环氧树脂固化剂,适用于电工工业、机电工业产品中环氧树脂灌封料、浇注料、包封料等工艺以及行输出变压器、电容器、互感器等电子器件的封装,LED封装及石油输送管道。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生产过程中以碳五和顺酐为原料,经过双烯合成、异构化、减压蒸馏提纯得到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双烯合成工段和异构化工段皆需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反应且减压蒸馏提纯工段也是在在真空条件下进行的,因此,真空泵出气端的排出的气体中带有VOC废气。
参考图1,现有的一种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双烯合成釜11、异构化反应釜12、真空泵13和VOC催化燃烧设备14,双烯合成釜11与真空泵13的进气端相连通;异构化反应釜12与真空泵13的进气端相连通;真空泵13的出气端与VOC催化燃烧设备14相连通。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真空泵出气端的排出的气体中带有VOC废气还具有利用价值,现有技术直接用VOC催化燃烧设备燃烧,虽解决了尾气处理的问题,但是整体资源利用率没有进行合理的利用,存在资源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资源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本申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尾气处理装置。
本申请的申请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双烯合成釜、异构化反应釜、真空泵和VOC催化燃烧设备,双烯合成釜与真空泵的进气端相连通;异构化反应釜也与真空泵的进气端相连通,真空泵的进气端连通有缓冲回收机构,双烯合成釜、异构化反应釜皆与缓冲回收机构相连通;真空泵的出气端连通有液氮回收机构;液氮回收机构与VOC催化燃烧设备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烯合成釜在进行双烯合成反应、异构化反应釜在进行异构化反应均需要进行抽真空,开启真空泵将双烯合成釜和异构化反应釜中产生的VOC废气抽向缓冲回收机构进行首次冷凝回收,缓冲回收机构未冷凝的VOC废气通过真空泵流向液氮回收机构进行再次冷凝回收,将VOC废气中的大部分有机气体进行回收再利用,液氮回收机构未冷凝的废气最后通向VOC催化燃烧设备进行燃烧处理,因此,本申请可有效回收VOC废气中的大部分有机气体进行再利用,提升对VOC废气的利用率,从而提升整体资源利用率;且降低输入VOC催化燃烧设备的气体中VOC的含量,可降低VOC催化燃烧设备的处理时间和处理负荷,从而起到降低生产成本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缓冲回收机构包括缓冲回收罐和冷却盘管,冷却盘管沿缓冲回收罐螺旋固定连接于缓冲回收罐内壁;冷却盘管一端设置于缓冲回收罐内部底部且与液氮回收机构相连通;冷却盘管的另一端穿设缓冲回收罐顶部壳体伸至于缓冲回收罐外部;位于缓冲回收罐外部的冷却盘管管端固定连通有冷却介质回收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氮回收机构中换热过的冷却介质再次运用于缓冲回收机构,将液氮回收机构中换热过的冷却介质作为冷却盘管中的冷却介质,不仅可对缓冲回收罐中的VOC废气进行冷凝回收,有效回收VOC中的有机气体,提升VOC废气资源利用率,而且还充分利用了冷却介质资源,提升整体资源的利用率。
优选的,所述缓冲回收机构包括缓冲回收罐和冷却盘管,冷却盘管沿缓冲回收罐轴向螺旋固定连接于缓冲回收罐内壁;冷却盘管一端设置于缓冲回收罐内部底部且连通有冷却介质输入管;冷却盘管的另一端穿设缓冲回收罐顶部壳体伸至于缓冲回收罐外部;位于缓冲回收罐外部的冷却盘管管端固定连通有冷却介质回收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南洋万事兴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南洋万事兴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677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RFID标签分拣装置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生产用混料罐万向搅拌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