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阀杆与操纵机构连接的防松止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69558.2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66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徐熙;潘伟龙;严巍峰;何静;方小峰;李小辉;崔添棋;窦建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核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1/00 | 分类号: | F16K51/00;F16K31/0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陈丽丽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操纵 机构 连接 防松止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阀杆与操纵机构连接的防松止动装置,包括:阀杆、横销、球头、下夹板、调整垫、上夹板、锁块、榫块、卡槽和销孔;下夹板、调整垫和上夹板固定连接并形成容纳球头的空腔,下夹板套设于阀杆上,球头与阀杆连接,阀杆的上部设有横向贯通的横销孔,球头的内部中心位置设有横向贯通的销孔,销孔与横销孔相配合并对准;横销设于销孔和横销孔的内部;球头的上端中心位置设有与连接孔贯通的卡槽,锁块设于卡槽内;锁块的中心位置设有竖向贯通的第一榫槽;榫块的上部设于锁块的第一榫槽内,榫块的下部与阀杆的顶部连接。本实用新型装置能够有效消除传统结构防松止动可靠性差,维修经济性差,横销易磨损、断裂等缺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连接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阀杆与操纵机构连接的防松止动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轮机高压调节阀(以下简称调阀)是汽轮机调节系统的重要一环,一台汽轮机通常由高、低压缸组成,与之配套有高、低压调阀,通常由操纵机构驱动调阀,控制进入汽轮机的蒸汽量来调节汽轮机转速和功率,使汽轮机在设计工况下稳定运行,并可在紧急情况时迅速关闭汽轮机进汽,将机组置于安全状态;由此可见,调阀对于汽轮机、甚至电站的可靠运行意义重大。
传统的汽轮机高压调节阀阀杆与操纵机构通过球头连接,球头通过螺纹固定在阀杆上,并通过横销结构防止螺纹的松动。实际操作中,通过操纵机构拉杆带动球头及阀杆上下运动,从而实现调节阀门开度的功能。
然而,传统的结构通过横销实现球头螺纹的防松止动,运行过程中阀杆与球头间产生的扭转力全部由横销承受,而横销横截面积尺寸相对较小,防松止动的可靠性较差,并且对横销材质的强度及韧性要求较高,必须使用特殊材质的高强度钢,无法使用普通材料替代。
并且,球头通过螺纹与阀杆连接,螺纹连接本身存在一定间隙,使用一段时间后,受振动影响,螺纹的间隙会因磨损而加大,使得球头与阀杆连接上存在一定轴向晃动。在横销装入后,当阀杆工作受力时,由于螺纹间隙的存在,横销不可避免地会承受沿阀杆轴向的剪切力,剪切力集中作用在球头与阀杆连接螺纹处,横销与阀杆销孔、球头销孔配合紧密,横销材料硬度较大,在阀杆的剪切力作用下,将对横销产生极大的剪切损伤。高压调阀在机组运行中需要不断调节,同时调节阀及蒸汽管线受高速汽流扰动产生一定强度的激励振动,阀杆上下频繁动作导致横销频繁受力,最终导致横销断裂,防松止动结构失效,严重的将造成阀杆脱落,给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此外,为保证球头与阀杆上的销孔在圆周及轴向同时对齐,相互之间存在严格的匹配关系,发生缺陷更换时只能整体更换阀杆和球头组件,不能单独更换受损零部件,维修经济性差。
因此,亟待开发一种用于阀杆与操纵机构连接的防松止动结构,能够有效消除传统结构防松止动可靠性差,维修经济性差,横销材质要求高,横销易磨损、断裂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阀杆与操纵机构连接的防松止动装置,能够有效消除传统结构防松止动可靠性差,维修经济性差,横销材质要求高,横销易磨损、断裂等缺点。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阀杆与操纵机构连接的防松止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阀杆、横销、球头、下夹板、调整垫、上夹板、锁块、榫块、卡槽和销孔;
上夹板位于下夹板的正上方,调整垫位于下夹板和上夹板之间;下夹板、调整垫和上夹板固定连接并形成空腔;下夹板套设于阀杆的下部;球头设于下夹板、调整垫和上夹板形成的空腔内;
球头的内部中心位置设有竖向贯通的连接孔,球头通过连接孔与阀杆的上部固定连接;阀杆的上部设有横向贯通的横销孔,球头的内部中心位置设有横向贯通的销孔,球头的销孔与阀杆的横销孔相配合并对准;横销设于对准的销孔和横销孔的内部;
球头的上端中心位置设有与连接孔贯通的卡槽,锁块设于卡槽内;锁块的中心位置设有竖向贯通的第一榫槽;榫块的上部设于锁块的第一榫槽内,榫块的下部与阀杆的顶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核电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核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695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