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曳引机蜗杆漏油抑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69609.1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67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宝利;董斌;张旭炜;孟现伦;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中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4 | 分类号: | B66B11/04;F16H57/02;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广东君龙律师事务所 44470 | 代理人: | 朱鹏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曳引机 蜗杆 漏油 抑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曳引机蜗杆漏油抑制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盖覆在曳引机蜗杆的端部,壳体的边沿的最底端低于曳引机蜗杆的中心轴线,且壳体与曳引机蜗杆的端部的外表面之间具有间隙,壳体上设置有固定件。该曳引机蜗杆漏油抑制装置能够快速安装在曳引机蜗杆的端部,对曳引机端部的漏油进行导引,防止漏油溅射甩出,使得漏油能够被统一收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漏油抑制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曳引机蜗杆漏油抑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曳引机蜗杆的伸出端会有少量漏油,一般在曳引机蜗杆的伸出端的下方会设置有接收漏油的接油盒,但由于曳引机蜗杆是高速旋转的,一部分漏油会随着曳引机蜗杆的旋转而甩出到地面或制动器上,从而造成安全隐患,也不利于漏油的集中收集处理。
因此,如何导引曳引机蜗杆端部的漏油的走向,使其不会溅射甩出是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曳引机蜗杆漏油抑制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曳引机蜗杆的端部的漏油会溅射甩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曳引机蜗杆漏油抑制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盖覆在曳引机蜗杆的端部,壳体的边沿的最底端低于曳引机蜗杆的中心轴线,且壳体与曳引机蜗杆的端部的外表面之间具有间隙,壳体上设置有固定件。
优选的,壳体的截面形状为优弧,且优弧与曳引机蜗杆的端部的外表面形状相适配。
优选的,固定件为固定片,固定片设置在壳体的端部的顶端,固定片上开设有用于将壳体螺栓连接在曳引机上的螺孔。
优选的,固定件为磁铁,磁铁设置在壳体的端部的顶端。
优选的,壳体与曳引机蜗杆的端部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隙距离为10mm-15mm。
优选的,壳体的材料为铁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曳引机蜗杆漏油抑制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盖覆在曳引机蜗杆的端部,壳体的边沿的最底端低于曳引机蜗杆的中心轴线,且壳体与曳引机蜗杆的端部的外表面之间具有间隙,壳体上设置有固定件。该曳引机蜗杆漏油抑制装置能够快速安装在曳引机蜗杆的端部,对曳引机端部的漏油进行导引,防止漏油溅射甩出,使得漏油能够被统一收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曳引机蜗杆漏油抑制装置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曳引机蜗杆漏油抑制装置另一实施例中壳体与曳引机蜗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曳引机蜗杆漏油抑制装置另一实施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曳引机蜗杆漏油抑制装置另一实施例中壳体与曳引机蜗杆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中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中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696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