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无土栽培培养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69730.4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15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陈艳丽;王博伟;朱国鹏;王旭;刘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31/06 | 分类号: | A01G3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0208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无土栽培 培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新型无土栽培培养架,涉及农业种植设备领域。该新型无土栽培培养架,包括支撑件和支撑杆,支撑件呈并列设置,且两个支撑件底部设置的结构相同,支撑件的底部两侧对称铰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底座,对称设置的支撑杆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并列设置的支撑件和支撑杆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支撑杆的一侧等距离设置有弧形托组件。该新型无土栽培培养架,调节弧形托组件在支撑杆的位置,沿着滑槽的方向进行滑动托起,确定位置后,扣件与支撑杆进行卡接,转动螺母,使得螺栓杆与支撑杆进行收紧固定,托起的弧形一侧与支撑杆接触,起到支撑的作用,实现托起沿着支撑杆的位置进行灵活的调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种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新型无土栽培培养架。
背景技术
植物工厂是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一种高投入、高技术、精装备的生产体系,集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和系统管理于一体,使农业生产从自然生态束缚中脱离出来,按计划周年性进行植物产品生产的工厂化农业系统,是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吸收应用高新技术成果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领域之一,代表着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
随着无土栽培的不断发展,伴随着植物的生产过程中,相邻设置的植被之间的阳光需求不断的增长,虽然是立体式空间分布,但是存在的阳光分配不均匀,需要在培育期、生长期和收成期间对架体进行调整,达到最佳的种植效果,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型无土栽培培养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新型无土栽培培养架,包括支撑件和支撑杆,所述支撑件呈并列设置,且两个支撑件底部设置的结构相同,支撑件的底部两侧对称铰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底座,对称设置的支撑杆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并列设置的支撑件和支撑杆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支撑杆的一侧等距离设置有弧形托组件,并列设置弧形托组件之间活动卡接有培养基体。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侧边贯穿开设有滑槽,支撑杆的正面开设有通槽,通槽的底部与滑槽相互贯穿设置。
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杆、转动杆和双头螺母套,固定杆与转动杆的端部分别通过基座与对应的支撑杆铰接,固定杆与转动杆相对的一端通过双头螺母套螺纹套接,转动杆的一端与对应的基座之间设置有轴承转动设置。
优选的,所述弧形托组件包括托起、连接件、螺栓杆和扣件,托起的开口处一侧焊接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的端部延伸至通槽的内部,连接件的端部垂直贯穿有螺栓杆,螺栓杆与连接件活动插接,螺栓杆的两端分别通过滑槽延伸至支撑杆的外侧,螺栓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件,固定件与支撑杆的侧壁接触,螺栓杆的另一端活动套接有扣件,扣件与支撑杆的外表面活动卡接,螺栓杆与扣件之间通过螺母固定。
优选的,所述托起的底部弧形一侧与支撑杆接触设置。
优选的,所述底座与支撑杆的端部连接处设置有万向球。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型无土栽培培养架,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1、该新型无土栽培培养架,调节弧形托组件在支撑杆的位置,沿着滑槽的方向进行滑动托起,确定位置后,扣件与支撑杆进行卡接,转动螺母,使得螺栓杆与支撑杆进行收紧固定,托起的弧形一侧与支撑杆接触,起到支撑的作用,实现托起沿着支撑杆的位置进行灵活的调节。
2、该新型无土栽培培养架,调节相对设置的支撑杆之间的距离,通过转动转动杆,转动杆的端部与双头螺母套螺纹套接,实现固定杆与转动杆的距离,实现支撑杆的开度的调节,实现支撑杆的相对位置进行开合,得到最佳的空间分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大学,未经海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697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