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扭矩电动扳手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72539.5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90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孙岩;李华栋;徐峰;严军辉;张振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东方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1/00 | 分类号: | B25B21/00;B25F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知诚思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7 | 代理人: | 李思 |
地址: | 723102 陕西省汉中***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扭矩 电动 扳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扭矩电动扳手,包括电机、减速机构、齿圈、反力臂、电机安装壳体、驱动控制组件和开关,所述电机的端面板上固定安装有一个支撑板,该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一个转接套,转接套上固定安装有一个环形旋转座,旋转座的内壁上套装有轴承,轴承的内圈套装在轴承座上,轴承座可相对旋转座转动;减速机构由两个传动配合的行星减速器组成,第一行星减速器位于转接套、旋转座和轴承座所形成的腔体内,其太阳齿轮与电机轴同轴固定连接,第二行星减速器套装在齿圈的内腔中;齿圈的首端插接并固定在轴承座上。本实用新型扭矩输出精度大幅度高,完全满足大型精密装备的装配要求;整体长度缩短,便于携带和复杂工况的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扭矩扳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带反力臂的电动扭矩扳手。
背景技术
现有带反力臂的电动扭矩扳手包括电机、减速器、齿圈、反力臂、电机安装壳体、驱动控制组件和手柄,电机轴和减速器输入轴通过转接轴连接,反力臂套装在齿圈上,驱动控制组件固定安装在手柄内。这种构造的电动扭矩扳手存在的缺陷在于,在输出扭矩大于200Nm的大扭矩电动扳手中,由于减速器的传动比比较大,减速器的重量相应较大,在使用中,无论电动扳手是垂直还是平行套装到螺栓上时,减速器的重力都会对电机轴形成拉动或撬动,严重影响电机轴的正常转动状态,进而会严重影响到电动扳手扭矩值的输出精度。这也正是现有带反力臂的电动扭矩扳手扭矩输出精度不高的原因所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电动扭矩扳手扭矩输出精度不高的缺陷,提出一种运行稳定且能高精度输出扭矩的大扭矩电动扳手。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扭矩电动扳手,包括电机、减速机构、齿圈、反力臂、电机安装壳体、驱动控制组件和开关,反力臂套装在齿圈尾部的外齿圈上,驱动控制组件固定安装在手柄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端面板上固定安装有一个支撑板,该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一个转接套,转接套上固定安装有一个环形旋转座,旋转座的内壁上套装有轴承,轴承的内圈套装在轴承座上,轴承座可相对旋转座转动;所述减速机构由第一行星减速器和第二行星减速器组成,两个行星减速器传动配合;所述第一行星减速器位于所述转接套、旋转座和轴承座所形成的腔体内,第一行星减速器的太阳齿轮与电机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行星减速器套装在所述齿圈的内腔中;所述齿圈的首端插接并固定在轴承座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行星减速器为三级行星减速器。
进一步,所述第二行星减速器为二级行星减速器。
进一步,所述手柄中设置有与电机连接的电池和可充电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板承担了由电机轴带动的所有部件和齿圈以及反力臂的几乎全部重量,电机轴不再受这些部件重力的影响,扭矩输出精度大幅度提高,特别是输出扭矩大于200Nm的大扭矩电动扳手,其扭矩输出精度能够达到±3%,完全满足大型精密装备的装配要求;再者,因第一行星减速器位于转接套、旋转座和轴承座所形成的腔体内,大幅度缩短了电动扳手的整体长度,便于携带,更便于复杂工况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整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局部透视图。
图3是图2中的中部部件沿轴线炸开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第一行星减速器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转接套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旋转座的示意图。
图7-1是本实施例中轴承座的示意图。
图7-2是图7-1的A向视图。
图8是本实施例中齿圈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施例中支撑板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东方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东方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725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