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油储罐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73622.4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02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梁颖;王金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榆林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D88/74 | 分类号: | B65D88/74;B65D90/02;B65D90/00;B65D90/48 |
代理公司: | 青岛润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27 | 代理人: | 赵以芳 |
地址: | 719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油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石油储罐,包括油罐本体、液氮瓶、第一出氮管路和第二出氮管路;油罐本体包括内层罐体、外层罐体、加强筋和压力计;相邻的加强筋之间形成有真空通道;压力计包括相互连接的探测部和压力表,探测部的下端伸入内层罐体内,压力表设于外层罐体上;第一出氮管路包括相互连通的主管和支管,主管上设有第一出氮阀,主管的一端与液氮瓶连接,主管的另一端伸入到真空层中;支管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支管的一端与主管连通,支管的另一端设于相邻的两片加强筋之间,支管设于真空层的上部;第二出氮管路上设有第二出氮阀,第二出氮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液氮瓶和真空层的下部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冷却作用较为均匀的好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手环领域,特别涉及石油储罐。
背景技术
石油运输和存储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以避免因温度升高造成石油储罐内部压力升高,造成石油泄漏。公告号CN209635078U的中国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爆型成品油储罐,包括内罐体和外罐体,内罐体和外罐体之间设有隔层腔;内罐体内连通有进油管和出油管,进油管内设有进油阀,出油管内设有出油阀,进油管的出口顶部铰接有防冲挡板,内罐体内还固定有倾斜设置的第一滤网,第一滤网设于进油管的出口外;隔层腔的两端分别连通有输入管道和回收管道,输入管道远离隔层腔的一端连接有液氮储罐,回收管道远离隔层腔的一端连接有压缩机,压缩机的输出端通过液化管道连接液氮储罐的输入端。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在降温过程中,容易造成局部低温,石油内部温差过大,部分高分子量高的石油组分凝结在油罐壁面,使得油罐难以清洗。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石油储罐,冷却作用较为均匀。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石油储罐,包括油罐本体、液氮瓶、第一出氮管路和第二出氮管路;所述油罐本体包括内层罐体、外层罐体、加强筋和压力计;所述内层罐体与所述外层罐体之间设有真空层,所述加强筋设于所述真空层内,所述加强筋与所述内层罐体和所述外层罐体均连接,所述加强筋横向设置,所述加强筋的数量为两件以上,所述加强筋绕所述内层罐体的中心轴线环形阵列,相邻的加强筋之间形成有真空通道;所述压力计包括相互连接的探测部和压力表,所述探测部的下端伸入所述内层罐体内,所述压力表设于所述外层罐体上;所述第一出氮管路包括相互连通的主管和支管,所述主管上设有第一出氮阀,所述主管的一端与所述液氮瓶连接,所述主管的另一端伸入到所述真空层中;所述支管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所述支管的一端与所述主管连通,所述支管的另一端设于相邻的两片加强筋之间,相邻的两片加强筋之间的支管为一路,所述支管设于所述真空层的上部;所述第二出氮管路上设有第二出氮阀,所述第二出氮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液氮瓶和所述真空层的下部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油罐本体、所述第一出氮管路和所述第二出氮管路的数量均为两件以上,所述油罐本体与所述第一出氮管路和所述第二出氮管路一一对应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相互连通的回收管路和氮气回收仓,所述回收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真空层连通,所述回收管路上设有回收阀;所述回收管路与所述油罐本体的连接处设于所述外层罐体的左部,所述第一出氮管路和所述第二出氮管路与所述外层罐体的连接处设于所述油罐本体的右部;所述油罐本体上还设有泄气阀,所述泄气阀靠近所述第一出氮管路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两件以上左右排列的支座,所述支座的顶部设有弧形安装槽,所述油罐本体与所述弧形安装槽连接;所述支架还包括连接柱,所述支座通过所述连接柱相互连接;所述连接柱上或所述支座上连接有下安装板和上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上铰接有前安装臂和后安装臂,所述前安装臂和所述后安装臂之间形成有环形安装孔,所述前安装臂与所述后安装臂之间通过螺栓可调节连接,所述下安装板的上侧、所述前安装臂和所述后安装臂的内侧均设有橡胶垫;所述液氮瓶设于所述下安装板上,所述液氮瓶的上部设于所述安装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榆林学院,未经榆林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736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户外消谐器带电短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定量独立包装的活检样本存放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