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排片机的叠片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75944.2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66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元涛;徐紫奎;钟亚斌;郭优优;陶少坤;郑翔;王广付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三佳山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7/32 | 分类号: | B65G57/32;B65G47/26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05 | 代理人: | 范智强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排片机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排片机的叠片机构,其特征是包括安装底板一、安装底板二和定位片安装板,所述安装底板一和安装底板二之间设有气缸一,所述安装底板二和定位片安装板之间设有气缸二;所述安装底板二上固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贯穿定位片安装板并延伸,其延伸端固接定位针安装板;所述定位片安装板上固接有定位片,所述定位针安装板上固接有定位针。本结构的叠片机构分别设计上、下框架的定位平台,从而实现叠片式引线框架的精准叠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排片机的叠片机构。
背景技术
叠片式的引线框架是由上下两片引线框架,按照一定的位置关系组成的一条完整的引线框架。对于叠片式引线框架,如果按照常规单片式的引线框架去设计排片机,就需要进行两次送料排片。第一次上料送料进行下框架的排片,排片完成后要退出下框架的料盒;然后放入上框架料盒,进行上框架的排片,从而完成叠片。但是在排片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上下框架的数量、方向、种类识别等,这就导致操作频繁、复杂且容易搞混上下框架导致产品报废,也增加劳动强度,降低效率,这就完全失去了自动排片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叠片式引线框架自动排片的低效率、报废率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叠片式自动排片机的叠片机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排片机的叠片机构,其特征是包括安装底座一、安装底座二和定位片安装板,所述安装底座一和安装底座二之间设有气缸一,所述安装底座二和定位片安装板之间设有气缸二;所述安装底座二上固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贯穿定位片安装板并延伸,其延伸端固接定位针安装板;所述定位片安装板上固接有定位片,所述定位针安装板上固接有定位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底座一和安装底座二之间还固接有限位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底座一的底部固接导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针安装板的侧边设有与定位片相适配的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底座一和安装底座二之间还连接有直线轴承,所述安装底座二和定位片安装板之间还连接有直线轴承。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有益效果是:本结构的叠片机构分别设计上、下框架的定位平台,从而实现叠片式引线框架的精准叠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叠片式引线框架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取料状态工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叠片状态工作示意图。
图中所示:1 安装底座一,2 气缸一,3 安装底座二,4 气缸二,5 定位片安装板,6定位针安装板,7 导轴,8 直线轴承,9 限位轴,10 连接轴,11 定位片,12 定位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2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自动排片机的叠片机构,包括安装底座一1、安装底座二3和定位片安装板5,所述安装底座一1和安装底座二3之间设有气缸一2,所述安装底座二3和定位片安装板5之间设有气缸二4;所述安装底座二3上固接有连接轴10,所述连接轴10贯穿定位片安装板5并延伸,其延伸端固接定位针安装板6;所述定位片安装板5上固接有定位片11,所述定位针安装板6上固接有定位针12。
进一步地,为提高本装置的精准高效工作,安装底座一1和安装底座二3之间还固接有限位轴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三佳山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铜陵三佳山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759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