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收含有固化层的热塑性材料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76295.8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39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利行;刘晓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三优聚碳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7/00 | 分类号: | B29B17/00;B29B17/04;B29B1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王庆凯 |
地址: | 516008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含有 固化 塑性 材料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收含有固化层的热塑性材料设备,第一保护塞和第二保护塞,床体的表面设置有升降垫,升降垫的中央设置有千斤顶,千斤顶的上方设置有保护垫,床体的表面设置有固定带,床体的表面末端设置有护栏,护栏包括第一凸型柱体、第一柱体、第一棍体、第一凹形卡槽、第二凹形卡槽和第五凹形卡槽,护栏的末端设置有百叶,床体的背面设置有固定凹槽,床体的背面设置有立柱,立柱包括第二凸型柱体、第三凸型柱体、第二柱体、第二棍体、第三凹形卡槽和第四凹形卡槽,立柱的末端设置有卡扣,立柱的末端设置有百叶,立柱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弹簧;实现了回收固化层会破坏热塑性材料的重塑结构,及热塑性材料不能二次利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收热塑性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回收含有固化层的热塑性材料设备。
背景技术
常见的热塑性材料有: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甲醛,聚碳酸酯,聚酰胺、丙烯酸类塑料、其它聚烯烃及其共聚物、聚砜、聚苯醚等,热塑性塑料根据性能特点、用途广泛性和成型技术通用性又可分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特殊塑料等,因为热塑性塑料的特点是可以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软直至熔融,被塑制成型,冷却后变的坚硬,这个过程可以反复多次进行,所以废旧热塑性塑料是可以回收造粒后,重新利用,但是固化层会破坏热塑性材料的重塑结构,使热塑性材料不能二次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回收含有固化层的热塑性材料设备,在电动机的作用下将电能转化成动能,靠着电动机带动第一滚动轴、第二滚动轴、液压杆和皮带进行运作,第一滚动轴通过摩擦力的作用带动第一传送带运动,第二滚动轴同理,皮带与转轮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进行转动,从而螺旋杆进行旋转带动三角架进行运动,回收物通过重力的作用下落入绞碎机中,在刀片的旋转切割下,分割后的回收物通过漏斗A的聚集下落入收集圆筒,在重力的作用下,回收物从滑板滑出绞碎机,回收物从绞碎机滑出后落到第一传送带上,回收物通过摩擦力的作用下被送入溶液槽中,回收物在溶剂的作用下将固化层去除,通过液压杆将过滤板撑起,通过过滤孔将多余的溶液过滤掉,同时在重力的作用下将回收物送到第二传送带上,回收物通过摩擦力的作用下被送入热熔机中,回收物在热熔机中融化通过管道传输到脱模机中;从而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回收固化层会破坏热塑性材料的重塑结构,使热塑性材料不能二次利用的一系列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回收含有固化层的热塑性材料设备,包括设备支架,所述设备支架的表面设置有绞碎机,所述绞碎机的上面设置有漏斗,所述绞碎机的内部设置有若干刀片,所述刀片的下方设置有漏斗A,所述漏斗A的下方设置有收集圆筒,所述收集圆筒的下方设置有滑板,所述绞碎机的末端设置有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内部设置有三个第一滚动轴,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侧面设置有溶液槽,所述溶液槽的内部设置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上方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表面设置有过滤孔,所述溶液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内部设置有三个第二滚动轴,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一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下方设置有热熔机,所述热熔机的侧面设置有脱模机,所述脱模机的内部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侧方设置有螺钉,所述压板的旁边设置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的中间连接有三角架,所述螺旋杆的末端设置有转轮,所述转轮的表面设置有皮带,所述设备支架的下方设置有电动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绞碎机与设备支架通过螺母的方式连接,所述绞碎机的下方设置有一个圆孔,所述圆孔位于第一传送带的上方,所述圆孔的下方与滑板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所述收集圆筒的底部倾斜三十度,所述收集圆筒的下方设置有一个圆孔,所述收集圆筒与漏斗A通过螺纹的方式连接,所述漏斗A与绞碎机通过镶嵌的方式连接,所述刀片与绞碎机通过镶嵌的方式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板与液压杆通过螺母的方式连接,过滤板的边缘与溶液槽距离一毫米,所述液压杆与溶液槽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所述溶液槽与设备支架通过镶嵌的方式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三优聚碳塑料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三优聚碳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762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