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腹腔镜用磁吸抓钳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78676.X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87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成博;张玉敏;张小菊;唐焕峰;刘井瑞;袁大为;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市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29 | 分类号: | A61B17/29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冯春回 |
地址: | 066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腹腔镜 用磁吸抓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腹腔镜用磁吸抓钳,包括操作套杆、磁吸抓钳本体和圆杆,所述操作套杆的左端下侧设置有握把,所述操作套杆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安装块的右端连接有移动杆,所述操作套杆的右端开设有空槽,且空槽的内部连接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的外侧卡合连接有圆杆,且衔接块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永磁体,所述衔接块的右端连接有磁吸抓钳本体,且磁吸抓钳本体的左端设置有第一永磁体,所述磁吸抓钳本体的内部安装有移动块,且移动块的外侧连接有钳夹,并且移动块的右端连接有第二弹簧。该新型腹腔镜用磁吸抓钳,方便对永磁体进行更换,不会影响磁吸抓钳的使用,且方便对操作套杆与磁吸抓钳本体进行分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腹腔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腹腔镜用磁吸抓钳。
背景技术
新型腹腔镜微创手术是腹部外科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新型腹腔镜使用过程中需要用到磁吸抓钳,但是,目前大部分的新型腹腔镜用磁吸抓钳仍存在一些不足。
比如,目前的新型腹腔镜用磁吸抓钳不便于对永磁体进行更换,从而影响磁吸抓钳的使用,且不便于对操作套杆与磁吸抓钳本体进行分离,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腹腔镜用磁吸抓钳,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腹腔镜用磁吸抓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新型腹腔镜用磁吸抓钳不便于对永磁体进行更换,从而影响磁吸抓钳的使用,且不便于对操作套杆与磁吸抓钳本体进行分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腹腔镜用磁吸抓钳,包括操作套杆、磁吸抓钳本体和圆杆,所述操作套杆的左端下侧设置有握把,且操作套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操作套杆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活动块,且活动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右端连接有移动杆,且移动杆的中部外侧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操作套杆的右端开设有空槽,且空槽的内部连接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的外侧卡合连接有圆杆,且衔接块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永磁体,所述衔接块的右端连接有磁吸抓钳本体,且磁吸抓钳本体的左端设置有第一永磁体,所述磁吸抓钳本体的内部安装有移动块,且移动块的外侧连接有钳夹,并且移动块的右端连接有第二弹簧。
优选的,所述移动块的竖截面形状为“T”型,且移动块与钳夹为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钳夹与磁吸抓钳本体为转动连接,且钳夹关于磁吸抓钳本体的中心线上下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衔接块与第一永磁体为卡合连接,且衔接块关于操作套杆的中心线上下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安装块与移动杆为转动连接,且移动杆与操作套杆为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圆杆与衔接块为螺纹连接,且衔接块与空槽为卡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腹腔镜用磁吸抓钳,方便对永磁体进行更换,不会影响磁吸抓钳的使用,且方便对操作套杆与磁吸抓钳本体进行分离;
1、通过转动圆杆,使圆杆与圆杆螺纹连接的操作套杆进行移动,从而使圆杆与衔接块进行分离,进而使衔接块与空槽进行分离,方便对第二永磁体进行更换;
2、通过向右端按压活动板,使活动板带动磁吸抓钳本体向右端移动,从而使衔接块与磁吸抓钳本体进行移动,从而使第二永磁体与第一永磁体之间的吸力变小,方便使操作套杆与磁吸抓钳本体进行分离;
3、通过按压活动块,使活动块带动安装块进行移动,从而使与安装块转动连接的移动杆带动移动块进行移动,进而使与移动块啮合连接的钳夹进行转动,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块与钳夹连接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衔接块与空槽连接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未经秦皇岛市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786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