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消能球的消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78733.4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28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强;高阳;吴浩;陈羿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8/06 | 分类号: | E02B8/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2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消能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消能球的消能装置,包括坝身主体、溢流道,所述溢流道内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有可在水力的冲击下以转轴为中心旋转的消能球。所述溢流道上开设有用于供消能球部分或全部嵌入的腔体。所述消能球上设置有用于提高与水力接触面积的凹槽。本实用新型利用了转轴与消能球的配合,增大了消能球转动所需要的水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消能效果,不仅增强了坝体结构多样性,还能在溢流道处通过消能球的转动形成首次翻滚消能,从而大大提高消能效率,保证下游设施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流消能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带消能球的消能装置。
背景技术
大坝建成后进行泄洪作业时需对高速高能水流进行消能处理,降低水流对下游的冲刷破坏。传统消能方式有挑流消能、底流消能和面流消能,但消能效果不理想,且水体在消能过程中产生的空化现象会对坝体造成巨大破坏,对下游护岸仍会造成巨大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对高能水流消能效果的带消能球的消能装置。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消能球的消能装置,包括坝身主体、溢流道,所述溢流道内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有可在水流的冲击下以转轴为中心旋转的消能球。
优选地,所述溢流道上开设有用于供消能球部分或全部嵌入的腔体。
为了增大消能球与水流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消能效果,所述消能球上设置有用于提高与水流接触面积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消能球有多个,在所述溢流道上间隔排列。
优选地,所述消能球体积的1/4~1/3伸出溢流道坡面。一方面为了防止消能球由于水流冲刷而冲离溢流道,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消能效果。
优选地,优选地,所述消能球的直径为40~50cm;所述凹槽发的直径为8~10cm。
优选地,所述凹槽在所述消能球上间隔排列;更优选的,所述消能球的顶部、四周各设有一个凹槽,共五个消能球。
优选地,所述消能球至少设有两排,所述消能球之间横向间距为10cm~20cm,纵向间距为20cm~30cm。
优选地,所述消能球位于溢洪道中间部位。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取得如下显著效果:1、不仅增强了坝体结构多样性,还能在溢流道处通过消能球的转动形成首次翻滚消能,从而大大提高消能效率,保证下游设施安全。2、相比于直接放置于溢流道上的消能球,本实用新型装置巧妙的利用了转轴与消能球的配合,增大消能球转动所需要的水流,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消能效果;3、简单方便,原理通俗易懂,消能球插嵌在转轴上,且为混凝土材质,施工方便易于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消能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787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槽带台阶斜齿轮一体化成形模具
- 下一篇:一种吹吸一体扫地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