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管术后引流护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79929.5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51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品格;王星星;李琳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7/00 | 分类号: | A61M2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简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98 | 代理人: | 黄伟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管 术后 引流 护理 装置 | ||
一种血管术后引流护理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不能调节引流瓶高度的问题;包括左右方向的底板,底板上设有上下方向的固定板,固定板上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动轴,转动轴前端贯穿固定板且同轴设有转动块,转动块为前小后大的圆台形,转动块上开设有螺旋形且直径从前到后逐渐增大的滑动槽,固定板上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且位于转动块上方的滑动杆,滑动杆前端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且下端插入滑动槽内的升降杆,升降杆上端设有左右方向的托板;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管外科护理辅助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血管术后引流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病人在做完血管外科手术后,需要使用到引流护理装置,现有的引流护理装置不方便对引流盒、引流瓶的高度进行调节,不方便不同身高的医护人员的操作和使用,降低了引流护理装置的适用性,为此,提出一种血管外科术后引流护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血管术后引流护理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不能调节引流瓶高度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左右方向的底板,底板上设有上下方向的固定板,固定板上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动轴,转动轴前端贯穿固定板且同轴设有转动块,转动块为前小后大的圆台形,转动块上开设有螺旋形且直径从前到后逐渐增大的滑动槽,固定板上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且位于转动块上方的滑动杆,滑动杆前端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且下端插入滑动槽内的升降杆,升降杆上端设有左右方向的托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有的固定板、转动块、滚轮、滑动杆和升降杆,能够使托板和放置框稳定的向上或向下移动,能够适应不同身高的医务人员的使用,方便医务人员的操作,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设有的齿牙、限位杆和拉簧,能够对升降杆的移动进行限位,防止升降杆发生偏移,不利于使用的安全,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左视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B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左右方向的底板1,底板1上设有上下方向的固定板2,固定板2上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动轴,转动轴前端贯穿固定板2且同轴设有转动块3,转动块3为前小后大的圆台形,转动块3上开设有螺旋形且直径从前到后逐渐增大的滑动槽4,固定板2上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且位于转动块3上方的滑动杆8,滑动杆8前端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且下端插入滑动槽4内的升降杆5,升降杆5上端设有左右方向的托板6。
为了便于升降杆5在滑动槽4内的滑动,所述的升降杆5下端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滚轮7,滚轮7位于滑动槽4内且可在滑动槽4内移动。
为了对滑动杆8的移动进行限位,所述的固定板2上开设有前后贯通的移动槽,滑动杆8位于移动槽内且与移动槽滑动连接,滑动杆8上端设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均布的齿牙10,固定板2上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且下端可插入两个相邻齿牙10之间的限位杆11,固定板2和限位杆11之间设有拉簧。
为了便于放置引流瓶,所述的托板6上设有上下轴向的放置框12。
为了便于转动轴的转动,所述的转动轴后端贯穿固定板2且设有摇把13。
为了便于移动本装置,所述的底板1上设有多个万向轮,底板1右侧设有推板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799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降雨过程中黑臭水体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液体三边封双胞胎袋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