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箱式液冷散热布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80359.1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60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潘敏强;臧义程;李超;陈坚泽;陈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液冷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王泽云 |
地址: | 528251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箱式 散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箱式液冷散热布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箱体、液冷集管和多组快插模块;所述液冷集管固定在所述箱体上,所述快插模块固定在所述液冷集管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便于安装在原有机柜后方,方便服务器拆装和维护,连接液体工质后,保证供液量均匀,通过快速接头给服务器液冷模块供冷,可实现服务器机柜高效散热,适用于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务器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箱式液冷散热布管装置。
背景技术
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IDC)在全球化、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电信、互联网、金融等行业的重要基础设施,更是各国推进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信息化基础。目前,全球IDC耗电占全球用电量1.5%,约30个核电站的发电量,电费占数据中心运营成本60%-70%,预计2023年中国数据中心总用电量超2600亿千瓦时。IDC数量突增下高能耗问题爆发,预计2025年全球IDC能耗将占信息通信行业的33%。IDC严重高能耗情况引发节能降耗的强烈需求。
近年来随着计算需求的逐渐加大,服务器芯片功率越来越高,适配传统服务器机房的风冷散热系统负担加重,在满足数据中心的散热要求下已无法实现较低的PUE。传统风冷技术主要是通过列间空调降低整个数据中心的环境温度,无法直接对发热元件进行散热,效率较低。
液冷技术是利用冷却效率较高的液体传热介质,例如水,油或乙二醇等来进行热交换。具体是通过液体传热介质流经发热芯片带走热量,通过换热器和冷却塔实现冷热交换。液冷相对风冷具有以下优势:高比热容,热容量高,在升温相同的情况下带走的热量多;高导热率,传热快;制冷效果强,可支持功率密度高;PUE值低,能耗小;在设备终端噪音低,因此液冷技术在IDC冷却领域逐渐受到重视。
现有液冷技术分为冷板式液冷技术与浸没式液冷,二者工作原理如下:
冷板式液冷技术,即利用工作流体作为中间热量传输的媒介,将热量由热区传递到远处再进行冷却。在该技术中,工作液体与被冷却对象分离,工作液体不与电子器件直接接触,而是通过液冷板等高效热传导部件将被冷却对象的热量传递到冷媒中,因此冷板式液冷技术又称为间接液冷技术。由于液体比空气的比热大,散热速度远远大于空气,因此制冷效率远高于风冷散热,可有效解决高密度服务器的散热问题,降低冷却系统能耗并降低噪声。
浸没式液冷技术,主要是将服务器主板、CPU、内存等发热元器件完全浸没在冷媒中,在工作状态下,各发热器件会产生热量,引起冷媒温升。当冷媒温度升高到系统压力所对应的沸点,冷媒工质发生相变,从液态变化为气态,通过汽化热吸收热量实现热量的转移。浸没式液冷技术利用液体相变将热量直接带走,减少了传热过程的热阻,相比冷板式液冷,浸没式液冷技术具有更高的传热效率,是液冷之中最节能、最高效的新兴制冷模式。
无论是冷板式液冷还是浸没式液冷,工作流体供液管的排布都是实际工程中的主要部分之一,然而现有的IT设备液冷系统的输液管受到直径与弯曲半径的限制,导致输液管无法像电缆一样布线,故供液管线多直接裸露在外。外露的管线不仅视觉上不美观,使机房显得杂乱;同时,裸露在外的管线也易绊倒工作人员,造成安全隐患。为了避免此类情况,设计人员往往需要在设计液冷系统的同时注意与机架和设备的紧密耦合,这对管路布局、机架设计、设备走线及设备安装维护带来很多困难。
本设计通过将输液管部分收纳在快插模块里,配合CPU快插接头与机箱后置单元,达到对输液管的快速拔插功能,大大节省了液冷系统的安装时间,在降低安装与维护难度的同时也兼具美观性,使机房变得更加整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拆装、维修方便的一种箱式液冷散热布管装置,适用于高功率密度液冷机柜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液冷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液冷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803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循环利用工业废物的岩棉生产系统
- 下一篇:炉管设备中的晶舟运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