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线粗轧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80781.7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48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枝光;王晓峰;王方;雷旺;高宏伟;叶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玉溪仙福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27/10 | 分类号: | B21B27/10;B21B1/16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 代理人: | 胡璇 |
地址: | 653100 云南省玉***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线粗轧 冷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线粗轧冷却装置,包括有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呈弧形;所述冷却水管的回转轴线与待冷却轧辊的轴线重合;所述冷却水管靠近待冷却轧辊一侧设置有出水喷嘴;所述冷却水管另一侧设置有进水接头;所述冷却水管两端封堵;所述冷却水管一端连接有支撑调节机构;所述支撑调节机构带动冷却水管在待冷却轧辊一侧转动;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冷却水管布置和调整存在不便,且不便于及时对冷却水管进行检修维护导致影响冷却效果最终造成轧辊损耗严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线粗轧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热轧工作辊剥落是由接触疲劳造成的,生产中出现的剥落多数为辊面裂纹所致,当工作轧辊与高温钢坯接触时,其辊面温度可升高到500-600℃;当其接触到冷却水时,工作辊的温度又迅速降低到100-150℃以下。这种周期性的加热和冷却工作使工作辊辊面产生了变化的温度场,因而产生了明显的周期应力,当热应力超过材料的疲劳极限时,轧辊表面便产生细小的网状热裂纹,即龟裂,最终导致轧辊的寿命缩短。从轧制工艺方面出发,要确保冷却水的正常投入,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轧辊冷却喷嘴的管理,保证喷嘴的不堵塞,同时水量要足够,与轧辊表面的接触要充分,确保温度要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从而缓解轧辊的热疲劳,提高轧辊寿命,降低辊耗。现有的轧辊冷却工艺中,冷却水管布置和调整存在不便,且不便于及时对冷却水管进行检修维护导致影响冷却效果最终造成轧辊损耗严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线粗轧冷却装置,解决现有的冷却水管布置和调整存在不便,且不便于及时对冷却水管进行检修维护导致影响冷却效果最终造成轧辊损耗严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线粗轧冷却装置,包括有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呈弧形;所述冷却水管的回转轴线与待冷却轧辊的轴线重合;所述冷却水管靠近待冷却轧辊一侧设置有出水喷嘴;所述冷却水管另一侧设置有进水接头;所述冷却水管两端封堵;所述冷却水管一端连接有支撑调节机构;所述支撑调节机构带动冷却水管在待冷却轧辊一侧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调节机构包括有电机、减速器、转动轴、调节盘和连接杆;所述电机与减速器连接;所述减速器与转动轴连接;所述转动轴带动调节盘转动;所述连接杆一端与调节盘连接;连接杆另一端与冷却水管端部外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水管为分体式结构;所述冷却水管包括有第一半圆筒和第二半圆筒;所述第一半圆筒和第二半圆筒配合形成弧形的冷却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接头在第一半圆筒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
所述出水喷嘴在第二半圆筒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出水喷嘴在第二半圆筒的周向上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半圆筒和第二半圆筒的两侧边缘相对设置有密封橡胶条;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半圆筒的两侧边缘延伸有第一凸缘部,所述第二半圆筒的两侧边缘延伸有第二凸缘部;所述第一凸缘部和第二凸缘部通过锁紧件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1、将冷却水管设置为弧形,且弧形冷却水管的回转轴线与轧辊的轴线重合,有利于扩大冷却水对轧辊表面的冷却面积,有利于提高冷却效果和均匀性;
2、在出水喷嘴有利于向轧辊表面喷冷却水,有利于提高冷却效果,在冷却水管另一侧设置进水接头,有利于接冷却水,有利于保证水量充足;
3、与冷却水管一端连接的支撑调节机构,有利于带动冷却水管的转动,有利于调整冷却水管的位置,有利于检修维护,有利于提高冷却水管的使用周期;
4、改造后,轧辊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轧辊的使用寿命由原来的2-3个月提高到了6个月以上,没有发生断辊的情况;生产作业率提高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玉溪仙福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玉溪仙福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807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