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内科用肢体功能锻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81760.7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88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王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3B21/05 | 分类号: | A63B21/05;A63B21/055;A63B23/04;A63B23/12;A63B2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内科 肢体 功能 锻炼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用肢体功能锻炼装置,包括底座、拉力计和固定圈,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连接有支撑板一,且支撑板一的内部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面连接有弹簧,且弹簧的上端面连接有踏板,所述支撑板一的上端面连接有支撑板二,且支撑板二的前端面连接有连接块,所述拉力计设置于连接块的内部,且拉力计的前端面连接有拉伸带,所述拉伸带的前端面连接有握把,且拉伸带的右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固定圈连接于底座的右端面,且固定圈的内部贯穿有固定杆。本产品能够帮助患者锻炼上肢的力量,并且能够通过显示屏显示出当前患者的拉力,并且使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本装置,装置能够折叠起来,防止装置上的零器件误伤患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内科用肢体功能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脊髓炎、癫痫、痴呆等,患者在治疗期间也应该注意到自身的身体素质,加强锻炼。
患者在进行锻炼时需要去往专门的锻炼场所,对于一些病人来说是非常麻烦的,并且锻炼的装置一般体积较大,不适合患者操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神经内科用肢体功能锻炼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用肢体功能锻炼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患者在进行锻炼时需要去往专门的锻炼场所,对于一些病人来说是非常麻烦的,并且锻炼的装置一般体积较大,不适合患者操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用肢体功能锻炼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板一、底板、弹簧、踏板、防滑层、收纳箱、支撑板二、连接块、拉力计、拉伸带、握把、连接杆、显示屏、固定圈和固定杆,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连接有支撑板一,且支撑板一的内部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面连接有弹簧,且弹簧的上端面连接有踏板,所述支撑板一的上端面连接有支撑板二,且支撑板二的前端面连接有连接块,所述拉力计设置于连接块的内部,且拉力计的前端面连接有拉伸带,所述拉伸带的前端面连接有握把,且拉伸带的右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固定圈连接于底座的右端面,且固定圈的内部贯穿有固定杆。
优选的,所述踏板的上端面连接有防滑层,且弹簧与底板和防滑层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
优选的,所述防滑层的上方设置有收纳箱,且踏板设置有两组。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左侧设置有显示屏,且显示屏与拉力计之间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一与支撑板二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连接块与支撑板二之间为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圈和固定杆之间为活动连接,且连接杆在支撑板二上均匀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产品设置有踏板与底板之间通过弹簧连接,能够帮助患者锻炼腿部力量,并且能够更换不同弹性系数的弹簧,使患者能够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逐渐加强训练强度,防滑层能够防止患者脚部从装置上脱落;
2.本产品能够帮助患者锻炼上肢的力量,并且能够通过显示屏显示出当前患者的拉力,并且使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本装置,装置能够折叠起来,防止装置上的零器件误伤患者;
3.本产品能够安装于病房墙面上,使患者能够在病房内部接受训练,并且设置有收纳箱能够盛放拆卸下来的零器件,使装置看起来更加简洁、干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踏板处侧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817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光伏用反射型汇流带
- 下一篇:一种储能集装箱柜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