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VL多层板加工检测用硬度测量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84128.8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73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付明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创美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04;G01N3/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李丹 |
地址: | 222506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vl 多层 加工 检测 硬度 测量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VL多层板加工检测用硬度测量设备,涉及硬度测量设备技术领域,一种LVL多层板加工检测用硬度测量设备,包括压力感应仪、金属底座和支撑柱,所述压力感应仪的右端表面衔接有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的下端焊接有支撑套,所述压力感应仪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右侧穿插有固定板,本实用新型多层板加工检测用硬度测量设备通过设置气缸进行测试,检测产品是LVL多层板,样品的表面粗糙度、曲率和厚度都将对测量误差产生影响。因为表面粗糙度对测量的压痕尺寸影响很大一般而言,表面越粗糙,测定的硬度值就会偏低样品的厚度如果小够也会导致测量的硬度值偏低,这时就需要对测量值进行修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硬度测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LVL多层板加工检测用硬度测量设备。
背景技术
硬度测试仪是用于测量涂料的表面硬度的专用仪器。硬度计分为台式硬度计、便携式硬度计两种,台式硬度计主要用于实验室使用,具有精度高的优点,便携式硬度计试用于已安装的机械或永久性组装部件、携带方便。便携式硬度计集里氏、布氏、洛氏等便携式硬度计于一体,能实现7种不同硬度值的自由转换,去除了以往硬度计需要人工查找硬度表进行烦索程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便携化的特点。
现有的硬度测试仪在操作过程中,存在操作中可能带来的危险性,无法保证在操作中设备遇到故障能保护使用者,另外,如果试验载荷力增加,其测量的硬度就会降低,反之,硬度值就会升高布氏硬度随着载荷力的变化而变化。布氏硬度试验的符合取决于祛码的准确度,施加载荷装置的精确性和施加载荷力一法的正确性实践表明,硬度值的相对误差与载荷的相对误差相关联。所以要提高硬度值的测量精度,就要减小负荷误差比如操作人员按照布氏硬度的基本原理进行操作,并且定期检查和校准布氏硬度计,在布氏硬度测试的标准条件下进行测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VL多层板加工检测用硬度测量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LVL多层板加工检测用硬度测量设备,包括压力感应仪、金属底座和支撑柱,所述压力感应仪的右端表面衔接有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的下端连接有防脱块,所述金属外壳的下端焊接有支撑套,所述压力感应仪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右侧穿插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中端贯穿有压力感应器,所述压力感应器的中端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左侧穿插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左端活动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左端设置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下端活动卡接有电机,所述气缸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表面衔接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的下端焊接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下端焊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下端设置有千分表,所述千分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基垫,所述基垫的下端焊接有设备保护器,所述设备保护器的下端活动安装有金属底座,所述金属底座的左端衔接有电源开关,所述金属底座的下端设置有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基垫通过设备保护器连接有金属底座,且整个设备的下端设置有防滑垫,防滑垫的表面设置有密致的纹理。
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压力感应仪与气缸连接,且控制面板压力感应仪与气缸通过滑槽驱动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的凹凸槽通过第二转轴的凹凸槽吻合,所述第三转轴通过第二转轴与电机驱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通过第二转轴与转动杆驱动设置。
优选的,所述金属外壳与金属外壳的内壁设有压力感应器,且固定板穿插于压力感应器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下端设置有电源开关与千分表,且支撑柱的内部为空心体装载有电源开关与千分表。
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显示器、压力感应仪和电机均与电源开关电性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创美木业有限公司,未经连云港创美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841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