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座椅气囊自动卷折折叠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89535.8 | 申请日: | 2020-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12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申海兵;孙冬;朱留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精瑞自动化装备技术有限公司;北部湾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21/237 | 分类号: | B60R21/237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华信天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94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座椅 气囊 自动 折叠 机构 | ||
1.一种汽车座椅气囊自动卷折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卷折折叠平台总成(21)、中间板总成(22)、山谷折下压总成(23)、山谷折顶伸总成(24)、卷折机构总成(25);
所述中间板总成(22)设置于所述卷折折叠平台总成(21)上侧,所述山谷折顶伸总成(24)沿Z向贯穿所述卷折折叠平台总成(21)和所述中间板总成(22),所述山谷折下压总成(23)设置于所述山谷折顶伸总成(24)的上侧并与其上下对应,所述卷折机构总成(25)的长度方向为X向,并沿Y向活动配合在所述卷折折叠平台总成(21)上,沿Y向排布于所述中间板总成(22)的前侧;
所述卷折折叠平台总成(21)包括折叠平台台面(2101);所述折叠平台台面(2101)上开设有长度方向为X向的供所述山谷折顶伸总成(24)贯穿的顶伸孔(2103),所述顶伸孔(2103)的前侧上方设置有长度方向为X向且位于所述卷折机构总成(25)上方的卷折安放平板(2104),所述卷折安放平板(2104)由卷折安放平板驱动气缸(2105)沿Z向驱动;
所述中间板总成(22)包括固定在所述折叠平台台面(2101)上的中间板(2201);所述中间板(2201)的前端延伸至所述顶伸孔(2103)的上侧,所述中间板(2201)的前端沿X向开设有与所述顶伸孔(2103)上下对应的第一上顶板孔(2208)和第二上顶板孔(2209),所述第一上顶板孔(2208)的后部沿X向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卷折压块(2204),所述中间板(2201)上设置有由卷折压块驱动气缸(2205)沿Z向驱动的卷折压块(2204),其中一个卷折压块(2204)与所述第一上顶板孔(2208)之间设置有由小山谷折板驱动电机(2203)驱动器翻转的小山谷折板(2202);
所述山谷折下压总成(23)包括固设在所述折叠平台台面(2101)上的山谷折下压支架(2301),所述山谷折下压支架(2301)上设置有位于XOZ平面内的由山谷折下压气缸(2303)沿Z向驱动的山谷折下压板(2302);
所述山谷折顶伸总成(24)包括固设在所述折叠平台台面(2101)下侧的山谷折上顶支架(2405)、贯穿顶伸孔(2103)并与第一上顶板孔(2208)上下对应的位于XOZ平面内的第一山谷折上顶板(2401)、贯穿顶伸孔(2103)并与第二上顶板孔(2209)上下对应的位于XOZ平面内的第二山谷折上顶板(2402);所述第一山谷折上顶板(2401)通过第一山谷折上顶气缸(2403)沿Z向驱动,所述第二山谷折上顶板(2402)通过第二山谷折上顶气缸(2404)沿Z向驱动;
所述卷折机构总成(25)包括长度方向为X向的卷折移动板(2501)、轴向为X向的第一旋转滑环(2506);
所述卷折移动板(2501)的一端上侧设置有长度方向为X向并由卷折X向无杆气缸(2503)沿X向驱动的第一卷折电机架(2504),所述第一卷折电机架(2504)上安装有轴向为X向的第一卷折电机(2505),所述第一卷折电机(2505)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旋转滑环(2506)的旋转部分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滑环(2506)的固定部分与所述第一卷折电机架(2504)固定,所述第一旋转滑环(2506)的旋转部分连接有第一卷折手指气缸(2507),所述第一卷折手指气缸(2507)的两个手指夹块上各固定连接有一个长度方向为X向的卷刀(2508);
所述卷折移动板(2501)的另一端上侧设置有长度方向为X向并由第二卷折电机驱动气缸(2511)沿X向驱动的第二卷折电机架(2512),所述第二卷折电机架(2512)安装有其输出轴与所述第一卷折电机(2505)的输出轴共线的第二卷折电机(2514),所述第二卷折电机(2514)的输出轴通过与所述第一旋转滑环(2506)结构相同的第二旋转滑环(2515)连接有第二卷折手指气缸(2516),所述第二卷折手指气缸(2516)的两个手指夹块上各固定连接有一个与所述卷刀(2508)相匹配的卷折夹块(25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精瑞自动化装备技术有限公司;北部湾大学,未经常州精瑞自动化装备技术有限公司;北部湾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8953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乌米蛋白肽提取用浓缩装置
- 下一篇:多色ID商标自动扫读码检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