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管材精密拉拔管端自动衬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91399.6 | 申请日: | 2020-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91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谢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海亮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1/24 | 分类号: | B21C1/24;B21C1/28;B21C1/32;B21C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260 重庆市江津区珞***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管材 精密 拉拔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精密管材拉拔过程中的自动衬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金属管材精密拉拔管端自动衬芯装置,包括设置在拉拔小车上的两个气缸: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通过连接机构与夹钳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夹钳的开合,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杆端部设置衬芯用于实现自动衬芯。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气缸分别实现对管材端部的夹紧和自动衬芯,生产时,第二气缸推动衬芯穿入管端,第一气缸带动夹钳对管材端部进行夹紧,实现自动衬芯,完成拉拔作业后,两个气缸退出,再进行第二次自动衬芯作业,相较于现有的人工衬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效率更高,质量更优,且不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精密管材拉拔过程中的自动衬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金属管材精密拉拔管端自动衬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采用精密拉拔设备进行盘料拉制根料产品生产过程中,对于薄壁管和加工率较大的管材,拉拔小车夹持管端拉伸时,管端易被拉断,影响自动生产的连贯性和持续性。现有技术中,往往需要人工手动在管端口部塞入小截衬芯,以减小拉拔小车夹持管端造成的端部变形程度,从而避免管端拉断,拉制完一根产品后接下来在下一预拉管端继续人工塞入衬芯,如此循环,从而确保产品拉拔生产的顺利进行。另外,现目前的这种特殊管型的生产操作方法,需要人工不断进行手工衬芯,而设备处于自动运行状态,人工操作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目前在生产薄壁管和加工率较大的金属管材时,人工衬芯操作存在安全隐患及难以满足生产需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金属管材精密拉拔管端自动衬芯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金属管材精密拉拔管端自动衬芯装置,包括设置在拉拔小车上的两个气缸: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通过连接机构与夹钳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夹钳的开合,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杆端部设置衬芯用于实现自动衬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二气缸沿纵向并列设置,且所述第一气缸位于所述第二气缸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杆端部的连接面板,设置在所述连接面板两侧的转动连接臂,所述转动连接臂连接所述夹钳;在所述连接面板的下部还设置有供所述衬芯穿过的第一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连接臂包括与所述连接面板转动连接的主连接臂,以及一端与所述主连接臂转动连接的副连接臂,所述副连接臂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夹钳。
进一步的,所述衬芯为带有锥度的方形芯杆。
进一步的,所述衬芯的棱角倒圆角。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通过第一安装面板设置在拉拔小车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气缸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面板,在所述第二气缸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垂直安装在第二安装面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面板位于所述连接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之间,在所述第一面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气缸分别实现对管材端部的夹紧和自动衬芯,生产时,第一气缸带动夹钳对管材端部进行夹紧,第二气缸推动衬芯穿入管端,实现自动衬芯,完成拉拔作业后,两个气缸退出,再进行第二次自动衬芯作业,相较于现有的人工衬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效率更高,质量更优,且不存在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海亮铜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海亮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913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清洁的铝合金踢脚线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小型空心砖砌块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