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粘尘效果的聚酯胶片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94358.2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03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黄啸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盛捷薄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3/00 | 分类号: | B32B33/00;B32B27/36;B32B27/06;B32B7/12;B65H75/14;B65H7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68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防粘尘 效果 聚酯 胶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粘尘效果的聚酯胶片,包括聚酯胶片主体、收卷柱和粘胶剂,所述聚酯胶片主体的顶端面一侧设有粘接部,所述粘接部粘接在收卷柱表面,所述限位连接槽内设有两个扣槽,两个所述扣槽与两个连接扣相对应,所述聚酯胶片主体是由颗粒防尘保护膜、透光膜、成像膜,感光膜和片基层组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手持大圆盘使聚酯胶片主体处于适宜位置,方便对聚酯胶片主体的观察,推动保护筒一端抵在大圆盘一侧的限位连接槽内,使两个连接扣分别扣接在两个扣槽上,提高保护筒与大圆盘连接的稳固性,保护筒将聚酯胶片主体罩住,有效阻止灰尘水渍侵入,实现对聚酯胶片主体很好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粘尘效果的聚酯胶片。
背景技术
胶片就是银盐感光胶片,也叫菲林。由PC/PP/PET/PVC料制作而成。胶片一般是指胶卷,也可以指印刷制版中的底片。胶片一经曝光,立即产生潜影——一种看不见的影像。必须将胶片进行显影操作才能使潜影转化为可见的牢固影像。当胶片显影,结构已发生变化的卤化银晶体便转化为黑色金属银颗粒的聚结体,从而产生影像——负像。胶片上那些没有感光的,也就是没有发生结构变化的晶体即被一种称作定影剂的化学品洗去,使这些部分呈现浅灰或透明。而聚酯胶片是胶片中一种,用聚酯材料作片基的胶片。
传统的聚酯胶片在不使用时,没有设有保护功能,往往直接裸露在外,易受到灰尘以及空气中水渍侵入,影响胶片的质感和使用寿命,不便于人们对胶片的观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粘尘效果的聚酯胶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没有设有保护功能,往往直接裸露在外,易受到灰尘以及空气中水渍侵入,影响胶片的质感和使用寿命,不便于人们对胶片的观察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粘尘效果的聚酯胶片,包括聚酯胶片主体、收卷柱和粘胶剂,所述聚酯胶片主体的顶端面一侧设有粘接部,所述粘接部粘接在收卷柱表面,所述收卷柱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大圆盘和小圆盘,小圆盘外侧面滑动连接有保护筒,所述保护筒的一端连接有两个连接扣,所述大圆盘内侧设有限位连接槽,所述限位连接槽内设有两个扣槽,两个所述扣槽与两个连接扣相对应,所述聚酯胶片主体是由颗粒防尘保护膜、透光膜、成像膜,感光膜和片基层组成,所述颗粒防尘保护膜粘接在透光膜顶端,所述透光膜与成像膜之间通过粘胶剂相连,所述成像膜粘接在感光膜顶端,所述感光膜粘接在片基层顶端。
优选的,所述大圆盘和保护筒的顶端均连接有悬挂头,所述悬挂头上设有悬挂孔,所述悬挂孔内壁安装有磁铁环。
优选的,所述限位连接槽内部两侧面均粘接有耐磨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聚酯胶片主体为长方形结构,且聚酯胶片主体的厚度为0.038-0.3mm。
优选的,所述透光膜颗粒防尘保护膜、成像膜和感光膜的厚度均为30微米,所述片基层的厚度为35微米。
优选的,所述大圆盘的直径是小圆盘直径的1.2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聚酯胶片主体的顶端面一侧设有粘接部,而粘接部粘接在收卷柱表面,可手持大圆盘使聚酯胶片主体处于适宜位置,方便对聚酯胶片主体的观察,避免手部直接与聚酯胶片主体接触,防止手指上灰尘附着在胶片上,当不使用胶片时,可将聚酯胶片主体缠绕在收卷柱上,然后推动保护筒一端抵在大圆盘一侧的限位连接槽内,使两个连接扣分别扣接在两个扣槽上,提高保护筒与大圆盘连接的稳固性,保护筒将聚酯胶片主体罩住,有效阻止灰尘水渍侵入,实现对聚酯胶片主体很好保护,同时聚酯胶片主体是由颗粒防尘保护膜、透光膜、成像膜,感光膜和片基层组成,颗粒防尘保护膜可阻止灰尘粘附在胶片上,具有一定的防尘作用,使用寿命延长。
通过大圆盘和保护筒的顶端均连接有悬挂头,而悬挂头上设有悬挂孔,同时悬挂孔内壁安装有磁铁环,可将两个悬挂头挂在墙壁的挂钩上,使聚酯胶片主体处于正方位置,便于人们的观察,且磁铁环与墙壁的挂钩相吸附,提高悬挂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盛捷薄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盛捷薄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943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业抽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料带式非等壁厚冲压成型新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