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焦炉炭化室补充加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94899.5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28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耿宁;肖长志;韩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21/00 | 分类号: | C10B21/00;C10B21/1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陶新亚 |
地址: | 116085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炉 炭化 补充 加热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焦炉炭化室补充加热结构,包括设于机侧、焦侧煤气总管及设于炉门衬砖内的内部通道;所述内部通道至少设一个煤气供入口和一个助燃空气供入口,所述煤气总管通过柔性金属软管连接各炉门衬砖中内部通道的煤气供入口;所述内部通道的助燃气供入口连接外部的助燃气气源;所述内部通道的底部设电子点火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炭化室两端炉头的炉门处引入煤气燃烧充当热源的方法,提高炉头温度,使其满足生产工艺标准规定,从而改善焦炉高向和长向的加热均匀性,保证炭化室炉头焦炭及全炉焦炭均匀成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焦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消除焦炉炉头生焦现象的焦炉炭化室补充加热结构。
背景技术
焦炉由蓄热室、斜道、燃烧室、炭化室和炉顶构成。煤气和空气在燃烧室混合燃烧,通过热传导和热辐射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炭化室中的煤,使煤转化为焦炭。焦炉的热工制度包括长向和高向加热的调节,均匀的炭化室炉墙温度分布,不仅可以节约燃料,还可以防止焦炉炉体因局部过热而受损。
燃烧室立火道的长向加热均匀性直接影响炭化室内焦炭的均匀受热与成熟,炭化室的炉头区域经炉门与外界隔绝,当炉门不严或因烧贫煤气导致炉头供热不足时,炉头处的焦炭可能会出现生焦或粘附在炉门衬砖上的情况,严重时会发生焦炭在炉头处倒塌掉落,影响正常推焦。因此需要考虑在炉头处增加热量供应,传统的方法是采用立火道炉头补充加热技术,即富煤气下喷进入燃烧室立火道内进行辅助补充燃烧,此外还可以考虑从其它部位引入热源,保证炭化室炉头焦炭及全炉焦炭的均匀成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焦炉炭化室补充加热结构,通过在炭化室两端炉头的炉门处引入煤气燃烧充当热源的方法,提高炉头温度,使其满足生产工艺标准规定,从而改善焦炉高向和长向的加热均匀性,保证炭化室炉头焦炭及全炉焦炭均匀成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焦炉炭化室补充加热结构,包括设于机侧、焦侧煤气总管及设于炉门衬砖内的内部通道;各个炭化室的机侧炉口、焦侧炉口两侧分别设炉门衬砖,炉门衬砖内分别沿竖向设有内部通道,内部通道的顶端与炭化室顶部的荒煤气通道连通;所述内部通道至少设一个煤气供入口和一个助燃空气供入口,所述煤气总管通过柔性金属软管连接各炉门衬砖中内部通道的煤气供入口;所述内部通道的助燃气供入口连接外部的助燃气气源;所述内部通道的底部设电子点火器。
所述煤气供入口沿内部通道的高向设置多个,相对应地,所述助燃气供入口沿内部通道的高向设置多个。
所述助燃气供入口直接连接助燃风机,或者通过助燃气支管连接助燃气总管。
所述煤气供入口与助燃气供入口设置在同一平面,或者沿高向交错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改变传统在立火道内通入富煤气的炉头补充加热技术,创新性的将热源引入炭化室两端炉头处的炉门衬砖内,对容易出现生焦的炉头焦饼面直接供热,保证炭化室炉头焦炭及全炉焦炭均匀成熟。
2)可以通过监控煤饼和焦饼的中心温度或立火道测温等技术,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补充加热以及何时进行补充加热,有利于节约能源,精确控制焦炭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焦炉炭化室补充加热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炉门衬砖 2.内部通道 3.助燃气供入口 4.煤气供入口 5.柔性金属软管6.煤气总管 7.荒煤气通道 8.焦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948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刮舌器
- 下一篇:一种干熄炉下料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