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泵螺旋压出室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98497.2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36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标;李梦丹;聂金榜;郝永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汉昌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2 | 分类号: | F04D29/42;F04D29/22;F04D29/0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开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7 | 代理人: | 赵俊娇 |
地址: | 0505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泵 螺旋 压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泵螺旋压出室,涉及水泵领域。该压出室包括压出室螺旋本体及其内部与本体同轴的叶轮,所述压出室螺旋本体的隔舌横截面为“M”形结构。所述叶轮与压出室螺旋本体接触的密封面上开设有增压槽。增压槽为月牙形结构,均布在叶轮的密封面上。叶轮的密封面于叶轮轴心处绕轴心固定有弧形凸起,所述压出室螺旋本体与密封面接触的内表面开设有与弧形凸起匹配的密封凹槽。该压出室能够使泵出水更加彻底,提升水力性能,起到增压和减少泄露量的作用,进而提高泵的整体容积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泵螺旋压出室。
背景技术
传统的螺旋型压出室在隔舌处,采用圆弧光滑过渡处理,过渡圆角大小和模型制作时的光滑程度决定了压出室接受流体的水力效果和性能。但是在转轮相同的情况下,传统的圆弧设计结构在水力性能上已经达到了一定瓶颈。
并且,传统的零件结构往往将叶轮盖板上设计有背叶片,叶轮旋转时,背叶片产生一定压力;起到密封作用,但是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降低了泵效率,而密封面上的间隙始终回流无法避免。叶轮与盖板的间隙是泵的容积损失的主要因素,在满足转子跳动和机组振动的要求后,间隙越小越好,间隙的大小与泄露量有直接关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泵出水更加彻底,提升水力性能,起到增压和减少泄露量的作用,进而提高泵的整体容积效率的水泵螺旋压出室。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泵螺旋压出室,包括压出室螺旋本体及其内部与本体同轴的叶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出室螺旋本体的隔舌横截面为“M”形结构。
所述叶轮与压出室螺旋本体接触的密封面上开设有增压槽。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叶轮的密封面于叶轮轴心处绕轴心固定有弧形凸起,所述压出室螺旋本体与密封面接触的内表面开设有与弧形凸起匹配的密封凹槽。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增压槽为月牙形结构,均布在叶轮的密封面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压出室螺旋本体的隔舌为“M”形结构,使压出室中转轮侧和扩散管中的流体分离的更彻底,从而提高了压出室的水力性能,从而提升水泵的效率,起到增效的作用。
2、在叶轮密封面上开设增压槽,叶轮旋转的同时,增压槽同步旋转,收集液体的动能将其转化为压能。起到增压和减少泄露量的作用,进而提高泵的整体容积效率。
3、弧形凸起嵌入密封凹槽,使叶轮与本体盖板的间隙更小,从而减少泵的容积损失。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隔舌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叶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叶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叶轮的密封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密封凹槽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仅仅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汉昌矿山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汉昌矿山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984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排料的釜底阀
- 下一篇:一种恒温除湿净化空调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