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断路器静态主动灭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99150.X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83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彭宇晨;凌建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宇晨 |
主分类号: | H01H73/18 | 分类号: | H01H73/18 |
代理公司: | 长沙瀚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3 | 代理人: | 吴亮;朱敏 |
地址: | 410011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路器 静态 主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断路器静态主动灭弧装置,包括动触头、与所述动触头相对设置的静触头、与断路器壳体连接的第一导磁板、与所述静触头连接的第二导磁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磁板和第二导磁板连接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尖端放电装置和第二尖端放电装置,当所述动触头与所述静触头断开时,所述动触头抵接所述第一导磁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断路器静态主动灭弧装置,利用尖端放电主动释放电弧的方式灭弧,灭弧装置体积小,可节约断路器内部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断路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以一种断路器静态主动灭弧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断路器内一般包含有灭弧装置、脱扣装置、触头系统和操作机构等部件。在断路器动、静触头分开时会产生电弧,由于动触头触臂的运动路线是在灭弧栅片的容腔中进行的,故电弧在产生过程中就会进入灭弧室装置,通过灭弧栅片将电弧引入栅片之间,将电弧切割成串联的短弧,使电弧变细且快速提高电弧电压,从而达到灭弧的作用。
现有的灭弧装置主要是通过灭弧室分割灭弧,灭弧室占用体积大,导致断路器内部没有其他空间放置其他装置和控制电路,使现有断路器绝大部分都是纯机械结构,内部并无控制电路来实现智能断路器的控制。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灭弧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断路器静态主动灭弧装置,利用尖端放电主动释放电弧的方式灭弧,灭弧装置体积小,可节约断路器内部空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断路器静态主动灭弧装置,包括动触头、与所述动触头相对设置的静触头、与断路器壳体连接的第一导磁板、与所述静触头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导磁板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二导磁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磁板和第二导磁板连接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尖端放电装置和第二尖端放电装置,当所述动触头与所述静触头断开时,所述动触头抵接所述第一导磁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尖端放电装置和第二尖端放电装置分别包括钨针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钨针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导磁板/第二导磁板连接的钨针座、与所述钨针座连接的钨针,所述第一尖端放电装置和第二尖端放电装置的钨针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钨针座与所述第一导磁板/第二导磁板铆接。
进一步地,所述钨针与所述钨针座卡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断路器静态主动灭弧装置,有益效果在于:
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断路器静态主动灭弧装置,利用尖端放电原理,在动触头一端和静触头一端分别连接导磁板,并在导磁板上连接尖端放电装置,当动触头与静触头断开后,动触头抵接第一导磁板,产生的电弧传递至第一导磁板和第二导磁板,经第一尖端放电装置和第二尖端放电装置放电将能量释放,从而保护断路器普通触点不被高温熔化。
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断路器静态主动灭弧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取消了灭弧室、灭弧栅栏等结构,简化了断路器内部结构,节约了断路器内部空间,本实用新型的灭弧装置所占空间为现有灭弧室空间体积的1/3,为智能断路器的实现提供的条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断路器静态主动灭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述断路器静态主动灭弧装置中第一导磁板与第一尖端放电装置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宇晨,未经彭宇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991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尘结构的水纹灯
- 下一篇:一种便携调节的计算机多媒体设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