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做臂屈伸运动的双杠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02862.2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60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树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唐县动力源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3/00 | 分类号: | A63B3/00;A63B21/075;A63B7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佰智蔚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5 | 代理人: | 彭宾 |
地址: | 252800 山东省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做臂屈伸 运动 双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做臂屈伸运动的双杠,涉及健身器材领域,包括两个向内侧倾斜成角度设置的底杆,两个所述底杆之间设置连杆,两个所述底杆顶部同一位置各设置一个立柱,两个所述立柱顶部前侧相同高度处各设置一个与底杆方向平行的手柄,两个所述立柱外侧设置与手柄方向垂直的杠铃杆。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装置为一体式稳固性能高,杠铃杆的设置使装置具有收纳杠铃片的作用,底杆成角度设置能满足不同握距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领域,具体是一种做臂屈伸运动的双杠。
背景技术
屈伸以练习胸肌、肱三头肌和三角肌为主,兼练背阔肌、斜方肌等,需要的器材为双杠最佳,动作的一般过程为:双手分别握杠,两臂支撑在双杠上,头正挺胸顶肩,躯干、上肢与双杠垂直,屈膝后小腿交叠于两脚的踝关节部位。肘关节慢慢弯屈,同时肩关节伸屈,使身体逐渐下降至最低位置。稍停片刻,两臂用力撑起至还原。
在现有技术中,双杠多为分体式或墙壁式,不够稳固,在使用时危险系数较大,产品功能较为单一只能用来进行臂屈伸运动,且手柄均为平行设置只有一种握距,不能满足不同身高使用者的需求,所以一款多功能一体式且能适用于不同身高使用者的双杠有待研发。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做臂屈伸运动的双杠,以解决上述背景问题中提到的双杠多为分体式或墙壁式,不够稳固,在使用时危险系数较大,产品功能较为单一只能用来进行臂屈伸运动,且手柄均为平行设置只有一种握距,不能满足不同身高使用者的需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做臂屈伸运动的双杠,包括两个向内侧倾斜成角度设置的底杆,两个所述底杆之间设置连杆,两个所述底杆顶部同一位置各设置一个立柱,两个所述立柱顶部前侧相同高度处各设置一个与底杆方向平行的手柄,两个所述立柱外侧设置与手柄方向垂直的杠铃杆。
两个所述立柱之间设置加强横梁。
所述杠铃杆的数量为多个。
所述杠铃杆上靠近立柱的一端套接垫圈。
两个所述底杆形成的角度度数为12°。
所述底杆两端设置脚垫。
所述立柱底端与连杆之间设置倾斜的撑杆。
所述手柄与立柱之间设置倾斜的加强板。
两个所述手柄上设置防滑纹。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两个底杆之间设置连杆,两个底杆顶部同一位置各设置一个立柱,两个所述立柱顶部前侧相同高度处各设置一个与底杆方向平行的手柄,装置为一体式,更加温稳固,安全系数更高。
2、两个底杆向内侧倾斜成角度设置,两个底杆形成的角度度数为12°,形成不同的握距,使用者根据自身的身高来选择不同的握距,以达到最好的锻炼效果。
3、两个所述立柱外侧设置与手柄方向垂直的杠铃杆,杠铃杆的数量为多个,杠铃杆可以起到收纳杠铃片的作用,且放置杠铃片后会增加装置的重量,使装置更加稳固。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不同角度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不同角度示意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
1、底杆;2、连杆;3、立柱;4、手柄;5、杠铃杆;6、加强横梁;7、垫圈;8、脚垫;9、撑杆;10、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唐县动力源健身器材有限公司,未经高唐县动力源健身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028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拉滑套
- 下一篇:一种具有保暖防风湿功能的床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