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阻流体回流塑封线的流体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03963.1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25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聂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英纳威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33/00 | 分类号: | B65D33/00;B65D33/16 |
代理公司: | 上海立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1 | 代理人: | 杨楷 |
地址: | 312071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汤***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流体 回流 塑封 容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阻流体回流热封线的流体容器,包括至少两层容器膜形成的至少一个流体缓冲体和至少两层阀膜形成的至少一个截止阀,其中所述流体缓冲体包括多个储流体单元,所述截止阀用于向所述储流体单元注入流体并且在注入流体结束后自封闭以防止流体泄露,并且所述储流体单元经一系列塑封线的塑封形成,其中所述塑封线包括密封线和延伸塑封线,所述密封线与所述延伸塑封线形成至少一个附储流体单元,所述附储流体单元能够阻流体回流,避免流体泄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阻流体回流塑封线的流体容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物气业的高速发展,很多物品都通过物气的形式进行交易,例如电子产品、化工产品、医药产品、陶瓷、玻璃以及其他日常生活用品等,在这些物品储存或运输的过程中,难免出现挤压、碰撞、跌落等情况,导致产品损坏或变形,给人们带来严重的损失。
应用在气体包装材料领域是通过充入气体来达到缓冲效果的,相对于传统的包装材料具有成本低,易于储存的优点,而且缓冲效能更优,又有利于环保。现有的气体包装袋一般是将气体柱进行弯折形成多个气体侧壁,各个气体侧壁再围绕形成一个内部容纳空间,用于存储包装物品,例如常见的U型袋、C型袋或O型袋等。应用在液体包装材料领域是通过注入液体(包括冷媒),相对于传统的液体容器具有成本低、运输方便、极大节省储存空间等优点。
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充气包装袋,内含有两片外膜、两片内膜,经过一系列的热封线将充气包装分成充气道区与储气气柱体,充气道隔着热封线和气柱体上、下对接,两内膜与两外膜形成充气道与储气区之间的通道入气口,当通道入气口充气时外膜在气道部份因膨胀而拉开其所接着的内膜,使沿着气道所有的入气口全部打开,气体进入各个储气气柱体。气体进入储气气柱体随着充入的气体量增多,各个储气气柱体内因气体压力作用,使得两内膜紧贴合于其中一层外膜,从而封闭充气通路继而阻断关闭充气通道入气口,从而可以将气体保留在储气气柱体内,起到包装物品的缓冲效果。
但是,经过以上处理的传统的充气包装,因为两内膜在储气气柱体部分的贴合度或是其他材料等问题,还是会导致气体泄漏,从而影响缓冲效果。所以充气包装需要在充入气体后解决气体泄漏的问题,以改善充气包装的缓冲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阻流体回流热封线的流体容器,能够阻止流体容器被注入流体后受压力作用导致的漏流体泄露。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阻流体回流热封线的流体容器,密闭流体注入通道入口,流体容器被流体注入后流体在容器内流通,改善流体容器的缓冲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至少一个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阻流体回流热封线的流体容器,包括至少两层容器膜形成的至少一个流体缓冲体和至少两层阀膜形成的至少一个截止阀,其中所述流体缓冲体包括多个储流体单元,所述截止阀用于向所述储流体单元注入流体并且在注入流体结束后自封闭以防止流体泄露,并且所述储流体单元经一系列塑封线的塑封形成,其中所述塑封线包括密封线和延伸塑封线,所述密封线与所述延伸塑封线形成至少一个附储流体单元,所述附储流体单元能够阻流体回流,避免流体泄露。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附储流体单元与所述储流体单元形成密闭体,从而阻所述储流体单元的流体回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塑封线还包括阀膜塑封线,由所述容器膜与所述阀膜经塑封形成,用以形成流体进入所述储流体单元的流体注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塑封线还包括纵向塑封线和横向塑封线,所述横向塑封线与所述纵向塑封线经过一系列的塑封形成所述储流体单元,所述纵向塑封线延伸出所述阀膜塑封线部分形成所述延伸塑封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流体缓冲体充满流体后在所述延伸塑封线长度范围内进行横向塑封形成密封线,用以阻所述储流体单元的流体回流。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英纳威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英纳威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039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媒体广告播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侧向紧固式组合型内六角强力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