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3D疝补片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05306.0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19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汤奕;杨可法;陈琦;房仲华;吕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医疗器材总厂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00 | 分类号: | A61F2/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唯思百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5 | 代理人: | 李超 |
地址: | 213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疝补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3D疝补片,具有3D疝补片本体,3D疝补片本体的中下侧沿折线弯折成3D曲面,3D疝补片本体的外边缘设有向3D疝补片本体的中心延伸的裙带网格层,裙带网格层和3D疝补片本体之间设有间隔均布的防翻转部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D疝补片沿折线弯折成3D曲面,使用时更符合人体腹股沟曲面,操作更方便;设有裙带网格层,在增强3D疝补片本体结构强度的基础上,能够方便医生手术时对3D疝补片进行翻转,使得3D疝补片能够更简便地贴合到腹股沟疝周边的人体组织。设有防翻转部件防止裙带网格层的不必要翻转。还设有防粘合膜用以防止人体组织向3D疝补片内生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疝补片。
背景技术
腹股沟区是位于下腹壁与大腿交界的三角区,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包块,俗称“疝气”。腹壁肌肉强度降低,腹内压力增高是引起腹股沟疝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采用腹腔镜技术修补腹股沟疝已经逐渐成为治疗腹股沟疝的常用手段。现有的用于腹股沟疝的多为一块扁平的软性布质材料,使其固定周围的受损肌肉组织上。现有的这类产品很难在保持平整的情况下固定到周围的受损肌肉组织上,需要对产品结构进行有益性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3D疝补片。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3D疝补片,具有3D疝补片本体,所述3D疝补片本体的中下侧沿折线弯折成3D曲面,所述3D疝补片本体的外边缘设有向3D疝补片本体的中心延伸的裙带网格层,所述裙带网格层和所述3D疝补片本体之间设有间隔均布的防翻转部件。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翻转部件为丝线。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翻转部件为热溶压敏胶层。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裙带网格层与所述3D疝补片本体之间的夹角为10~25°。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3D疝补片本体的底部设有防粘合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D疝补片沿折线弯折成3D曲面,使用时更符合人体腹股沟曲面,操作更方便;设有裙带网格层,在增强3D疝补片本体结构强度的基础上,能够方便医生手术时对3D疝补片进行翻转,使得3D疝补片能够更简便地贴合到腹股沟疝周边的人体组织。设有防翻转部件防止裙带网格层的不必要翻转。还设有防粘合膜用以防止人体组织向3D疝补片内生长。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3D疝补片本体1、折线2、裙带网格层3、防翻转部件4、防粘合膜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医疗器材总厂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医疗器材总厂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053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清理的扫砂管
- 下一篇:用于板材的边条粉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