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工程监理的回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06079.3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10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叶智明;舒文;王晓霞;黄祥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城规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2 | 分类号: | G01N3/52;G01N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工程 监理 回弹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工程监理仪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工程监理的回弹装置,其包括安装框和多个回弹仪本体,安装框上开设有多对通孔,一对通孔分设于所述安装框的相对两框边,一对通孔用于供一个所述回弹仪本体插接,所述安装框的一个设置有所述通孔的框边上设置有用于抵紧所述回弹仪本体的抵紧组件。本申请具有提升操作便捷性,提高检测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程监理仪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工程监理的回弹装置。
背景技术
自从1948年瑞士发明回弹仪以来,回弹法的应用已有70多年的历史,回弹仪是依据回弹法的基本原理进行工作的。回弹法是用弹簧驱动的重锤,通过弹击杆传力杆弹击混凝土表面,并测出重锤被反弹回来的距离以回弹值反弹距离与弹簧初始长度之比作为强度相关的指标,来推定混凝土强度的一种方法。虽然其他无损检测方法不断出现,但由于回弹法所用仪器构造简单、方法简便、测试值在一定条件下与混凝土强度有较好的相关性、测试费用低廉等特点,至今它仍未失去现场应用的优越性,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混凝土无损检测的基本方法之一。
相关技术中的回弹仪,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常是需要操作人员在待检测的墙体上标记出待检测区域,然后通过一个回弹仪在该待检测区域进行多次重复的检测,通常需要进行至少16次的检测,操作较为繁琐,因此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升操作便捷性,提高检测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于工程监理的回弹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工程监理的回弹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工程监理的回弹装置,包括安装框和多个回弹仪本体,安装框上开设有多对通孔,一对通孔分设于所述安装框的相对两框边,一对通孔用于供一个所述回弹仪本体插接,所述安装框的一个设置有所述通孔的框边上设置有用于抵紧所述回弹仪本体的抵紧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多个回弹仪本体插接于安装框的多对通孔内,然后通过安装框框边上的抵紧组件将回弹仪本体抵紧固定在安装框上,操作人员握持安装框即可同时通过多个回弹仪本体对墙体进行测试,相较于使用单个回弹仪本体测试来说,提升了操作便捷性,且提高了检测效率。
可选的,所述抵紧组件包括多个开设在安装框框边上的抵紧槽、转动承载在所述抵紧槽内的凸轮,以及驱动所述凸轮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抵紧槽与所述通孔相连通,所述凸轮可转动至部分位于所述通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驱动凸轮转动,使得凸轮侧壁与通孔内的回弹仪本体侧壁抵接,继续通过驱动组件使得凸轮抵紧于回弹仪本体的侧壁,即实现将回弹仪本体与安装框相对固定。
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凸轮的偏心轴同轴固定的蜗轮,以及转动承载在所述安装框上的蜗杆,所述蜗杆和所述蜗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转动带动同轴固定的凸轮绕偏心轴转动,同时蜗杆和蜗轮之间通过螺纹传动的方式,传动较为精密,使得凸轮与回弹仪本体之间的抵紧逐渐趋于紧密,蜗杆和蜗轮的啮合自锁,使得凸轮无法自主转动,始终与回弹仪本体保持抵紧。
可选的,多个所述凸轮之间同轴固定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和所述蜗轮同轴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联动杆的设置实现一根蜗杆即可通过蜗轮带动多个凸轮同步转动,从而对多个回弹仪本体进行同步抵紧或释放。
可选的,所述凸轮侧壁固设有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能够增强凸轮抵紧回弹仪本体侧壁时的摩擦力,减少回弹仪本体打滑的情况发生。
可选的,所述安装框一侧固设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方便操作人员握持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城规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城规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060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品检验用保鲜检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键盘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