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转动方向的骨料分料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06140.4 | 申请日: | 2020-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47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谭劲华;林咏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鸿磊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7/06 | 分类号: | B28C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动 方向 骨料 控制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可转动方向的骨料分料控制系统,包括筛料装置,筛料装置包括筛料仓,筛料仓的顶部固定有进料斗,进料斗与筛料仓连通,筛料仓的侧壁开设有出料口,筛料仓内固定有传送带,传送带用于将传送带表面的粗骨料运送至出料口,传送带包括皮带,皮带开设有若干筛孔;出料口处设置有挡板,筛料仓内固定有用于驱动挡板沿竖直方向运动以打开或关闭出料口的气缸,气缸耦接有用于控制气缸得失电的压力检测电路,当出料口堆积粗骨料时,压力检测电路控制气缸失电,气缸失电并带动挡板打开出料口。本申请具有提高了长期堆放的粗骨料在进行搅拌时的纯度,提升混凝土质量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骨料输送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转动方向的骨料分料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骨料又称集料,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之一,主要起骨架作用和减小由于胶凝材料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干缩湿胀所引起的体积变化,同时还作为胶凝材料的廉价填充料。
骨料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一般规定粒径大于4.75毫米则为粗骨料,如碎石和卵石,粒径自小于4.75毫米则为细骨料,如天然砂。骨料的质量对所制成混凝土的性能影响很大;混凝土搅拌过程中,粗、细骨料的配比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现有的,骨料与水泥混合搅拌前,需对粗、细骨料进行分料处理,使得粗骨料与细骨料分离,以方便工作人员对粗细骨料进行配比;粗细骨料分类后长期堆放于施工现场,使用时,通过装载车运送至混凝土搅拌机处并将骨料填入搅拌机内。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粗骨料场地堆放后易混入粒径较小的砂石,导致骨料搅拌时纯度降低,影响混凝土质量,因此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长期堆放的粗骨料在进行搅拌时的纯度,提升混凝土质量,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转动方向的骨料分料控制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转动方向的骨料分料控制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转动方向的骨料分料控制系统,包括筛料装置,所述筛料装置包括筛料仓,筛料仓的顶部固定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与筛料仓连通,所述筛料仓的侧壁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筛料仓内固定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上表面正对进料斗,所述传送带用于将传送带表面的粗骨料运送至出料口,所述传送带包括皮带,所述皮带开设有若干筛孔;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挡板,所述筛料仓内固定有用于驱动挡板沿竖直方向运动以打开或关闭出料口的气缸,所述气缸耦接有用于控制气缸得失电的压力检测电路,当出料口堆积粗骨料时,压力检测电路控制气缸失电,气缸失电并带动挡板打开出料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筛料装置放置在是混凝土搅拌装置的一旁并使出料口位于混凝土搅拌装置的顶部进料端的上方,使得出料口排出的骨料由混凝土搅拌装置的顶部进料端进入到内部。
将放置有一段时间的夹杂有细骨料的粗骨料倒入进料斗,夹杂有细骨料的粗骨料位于传送带的上表面并被传送带运送至出料口处,此过程中细骨料穿过筛孔并掉落至筛料仓的底部。
而纯度较高的粗骨料堆积在出料口以及传送带的上表面,此时压力检测电路检测到挡板处堆积粗骨料,进而压力检测电路控制气缸失电,气缸失电并带动挡板打开出料口,粗骨料由出料口排出至混凝土搅拌装置内,提高了长期堆放的粗骨料在进行搅拌时的纯度,提升混凝土质量。
可选的,所述压力检测电路包括:压力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挡板朝向筛料仓内部的一侧受到骨料的作用力大小并发出压力检测信号;
压力比较单元,耦接于压力检测单元并设置有阈值信号VREF以在压力检测信号大于阈值信号时输出压力比较信号;
开关单元,耦接于压力比较单元以在接收到压力比较信号时发出开关信号以控制气缸失电;气缸失电使得气缸的活塞杆带动挡板运动并打开出料口,并设置有预设时间以在到达预设时间后控制气缸再次启动,气缸启动并带动挡板运动以关闭出料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鸿磊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鸿磊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061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