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氯甲烷废气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06705.9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72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柴灵芝;刘涛;王世刚;邢春霞;刘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华世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B01D53/06;B01D53/00;B01D5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和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45 | 代理人: | 冯志慧 |
地址: | 26651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氯甲烷 废气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氯甲烷废气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降温装置、吸附装置、变温除湿装置、分子筛转轮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二氯甲烷废气处理系统对二氯甲烷废气进行处理,可将二氯甲烷的浓度降低至20mg/m3以下,满足二氯甲烷排放标准,且成本可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氯甲烷废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针对化工PC树脂生产、PE隔膜生产,医药化工生产过程中,均使用大量的二氯甲烷做溶剂,从而导致高浓度的二氯甲烷废气外排,外排浓度一般100~200g/m3,针对二氯甲烷的排放,相继出台了石油化学、上海市、四川省等行业及地方排放要求,最严格的标准是治理后二氯甲烷排放浓度<20mg/m3。
以10000Nm3/h风量,二氯甲烷排放1200kg/h的废气治理需求,目前市场上采用的工艺主要有颗粒碳吸附、多级深冷等工艺。
二氯甲烷的分子直径较小,为0.33nm,根据孔道匹配原则,适合采用小孔径的吸附材料吸附,而颗粒状活性炭孔径分布较宽,中孔孔容占比8%以上,吸附能力相对较弱,同时由于孔道分布过宽,导致脱附拖尾现象严重,脱附不彻底,运行半年之后,性能发生衰减,治理后出口浓度往往达到500mg/m3以上,难以实现超低排放的要求;且颗粒活性炭灰分占比在5%以上,灰分中的活性组分更容易导致二氯甲烷分解产生盐酸,加剧了设备的腐蚀,活性炭吸附器整体全部采用钛金属,投资成本过大。
而采用三级深冷工艺,一般冷凝到-60℃,二氯甲烷的饱和浓度为12.6g/m3,不能达标,后端仍然需要增加活性炭再吸附的工艺进行再处理,由于颗粒活性炭吸附材料的局限性,仍然难以实现20mg/m3的排放要求,且投资要2000多万元,投资巨大,且难以达到排放要求。
因此,亟需一种可有效降低二氯甲烷浓度且成本可控的二氯甲烷废气处理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氯甲烷废气处理系统,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有效达到二氯甲烷的排放标准,且成本较高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氯甲烷废气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降温装置、吸附装置、变温除湿装置、分子筛转轮装置。
可选地,所述吸附装置内部设置有活性炭纤维材料,采用活性炭纤维材料对二氯甲烷进行吸附。
可选地,所述吸附装置包括一级吸附单元和二级吸附单元。对于二氯甲烷浓度较高的废气,可采用二级吸附,使废气中二氯甲烷的浓度经两次吸附后降低至一定浓度(如100mg/m3)以下。
可选地,所述二氯甲烷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二降温装置、加热装置,所述一级吸附单元和/或二级吸附单元设有干燥入口及干燥出口,所述干燥出口、所述第二降温装置、所述加热装置、所述干燥入口依次相连。所述第二降温装置和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一级吸附单元和/或二级吸附单元内部的活性炭纤维材料进行除湿,通过对干燥出口流出的气体先降温再升温,降低气体中的相对湿度,然后通过干燥入口返回所述一级吸附单元和/或二级吸附单元,循环往复,从而降低所述一级吸附单元和/或二级吸附单元内部活性炭纤维材料的湿度。
可选地,所述吸附装置还包括解析单元,所述解析单元用于对吸附后的活性炭纤维材料进行再生。
可选地,所述二氯甲烷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冷凝装置,所述解析单元设有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所述解析单元的蒸汽出口与所述冷凝装置的蒸汽入口相连。本申请采用热蒸汽对吸附后的活性炭纤维材料进行再生,解析后的蒸汽中含有二氯甲烷,通过冷凝装置进行回收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华世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华世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067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却塔群布置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规范护理发药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