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卡条的防磨套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12249.9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99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召明;胡介旭;罗东;杨承江;李建超;曹旭;陆剑飞;矫健;李雷民;王威;蒋海涛;邢学民;果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北京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00 | 分类号: | F28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领智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82 | 代理人: | 陈士骞;黄文捷 |
地址: | 10012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卡条 套管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卡条的防磨套管,防磨套管包括:防磨瓦、围带、卡条;其中,防磨瓦为半圆形管状,扣合于基管的外壁上;防磨瓦包括第一端面、第二端面;围带包括分别沿基管周向分布且一一对应的第一围带和第二围带;防磨瓦的第一端面等距离一体连接有多个第一围带;防磨瓦的第二端面通过焊缝等距离连接有多个第二围带;每个第一围带、第二围带上均连有一个卡条;与第一围带连接的卡条和与第二围带连接的卡条一一对应;相对应的两个卡条之间相互连接,以将第一围带、第二围带收紧,使防磨瓦与基管紧密贴合。采用本实用新型带卡条的防磨套管,不需要跟换热管焊接,在提高换热管的耐磨特性的同时不损伤换热管,设备简单,投资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磨套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带卡条的防磨套管。
背景技术
锅炉是由换热管组成的装置,换热管的安全性对锅炉整体的安全性、经济性影响非常大,在锅炉的运行过程中,造成锅炉失效的原因很多,其中,由于锅炉烟气中飞灰含量约为25~40g/m3,磨损性强,因此,磨损是造成换热管失效的原因之一。磨损易导致换热管泄漏,尤其在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等高压部件,泄漏的介质动量大,很容易造成临近的换热管冲蚀,进而导致更大的泄漏,对于无法带压堵漏的部位,只能通过停炉来解决问题,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都很大。
对于换热器来说,磨损主要集中在换热器的前两排,烟气经过换热器前两排后,流场和飞灰的浓度场趋于均匀,后续的管排磨损风险较小,故此,提高前两排换热管的耐磨性对提高换热器的整体寿命至关重要。目前,提高换热管耐磨性的主要方法为增加换热管壁厚和增设防护套管,对于已经投运的换热器,增加换热管壁厚的改造费用较高,在易磨损区域的换热管上增设防磨管套是较好的选择,但主流的防磨管套为半圆形焊接套管,在换热器上焊接会损伤换热管,降低换热管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带卡条的防磨套管,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卡条的防磨套管,所述防磨套管包括:防磨瓦、围带、卡条;其中:
所述防磨瓦为半圆形管状,扣合于基管的外壁上;所述防磨瓦包括第一端面、第二端面;所述围带包括分别沿所述基管周向分布且一一对应的第一围带和第二围带;所述防磨瓦的第一端面等距离一体连接有多个所述第一围带;所述防磨瓦的第二端面通过焊缝等距离连接有多个所述第二围带;每个所述第一围带、第二围带上均连接有一个所述卡条;与所述第一围带连接的所述卡条和与所述第二围带连接的所述卡条一一对应;相对应的两个所述卡条之间相互连接,以将所述第一围带、第二围带收紧,使所述防磨瓦与所述基管紧密贴合。
可选地,相对应的两个所述卡条之间焊接连接。
可选地,相邻两个所述卡条之间的间距与所述防磨瓦外径之比为1:10。
可选地,所述卡条的长度与所述防磨瓦外径之比为1:5。
可选地,所述防磨瓦外径与所述基管外径之间的差值不小于1mm。
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利用围带将基管下半部分包裹住,并利用卡条将围带收紧,使防磨瓦与基管紧密贴合,减小防磨瓦和基管之间的传热热阻,且卡条布置于基管的背风侧,可以破坏烟气流经换热管时形成的卡门涡街,降低换热器阻力,提高换热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带卡条的防磨套管,不需要跟换热管焊接,在提高换热管的耐磨特性的同时不损伤换热管,设备简单,投资成本低。
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创新点包括:
1、本实施例中,采用本实用新型带卡条的防磨套管,不需要跟换热管焊接,在提高换热管的耐磨特性的同时不损伤换热管,设备简单,投资成本低,是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创新点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北京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华能北京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122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