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极板浸渗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14039.3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15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罗瑷珲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永利浸渗设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3/10 | 分类号: | B05C3/10;B05C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覃毅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北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板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双极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双极板浸渗设备,包括盛装有浸渗液的浸渗箱,还包括:环形管,所述环形管固定设置在所述浸渗箱的顶部,所述环形管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环形管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出水口;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进水口与所述浸渗箱的底部连通、出水口与所述环形管的进水口连通;布水管,多个所述布水管沿所述浸渗箱的内壁均匀设置,任意一个所述布水管的面向所述浸渗箱的中心线的一侧所述布水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布水支管;以及循环泵,所述循环泵设置在所述循环管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双极板浸渗设备,浸渗液可以循环流动,且浸渗液在各个深度的浓度一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极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极板浸渗设备。
背景技术
石墨双极板在压制成型之后需要浸渗注胶。现有技术中通常先使用篮子盛装石墨双极板,而后将篮子放入盛装有浸渗液的罐体内静置、浸渗。利用这种方法浸渗双极板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罐体内的浸渗液无法循环流动,静置时间较长后,不同深度的浸渗液的浓度存在差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极板浸渗设备,使得浸渗液可以循环流动,从而使得不同深度浸渗液的浓度保持一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极板浸渗设备,包括盛装有浸渗液的浸渗箱,还包括:
环形管,所述环形管固定设置在所述浸渗箱的顶部,所述环形管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环形管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出水口;
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进水口与所述浸渗箱的底部连通、出水口与所述环形管的进水口连通;
布水管,多个所述布水管沿所述浸渗箱的内壁均匀设置,任意一个所述布水管的面向所述浸渗箱的中心线的一侧所述布水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布水支管;以及
循环泵,所述循环泵设置在所述循环管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旋转喷头,所述旋转喷头转动设置在所述布水支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喷头的数量与所述布水支管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喷头包括喷头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喷头本体侧面的多个弧形管。
进一步地,所述布水支管的面向所述浸渗箱的中心线的一端的侧壁设置有多个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双极板浸渗设备,通过设置循环泵来提供动力使得浸渗箱内的浸渗液可以通过循环管进入环形管,而后经过布水管,最后从布水支管流出,从而达到了浸渗箱内的浸渗液的循环流动以及浸渗液在不同深度上浓度一致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双极板浸渗设备的结构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A处的放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双极板浸渗设备的结构视图;
图4为图2所示的B处的放大视图。
附图标记:
10-浸渗箱、20-环形管、30-循环管、40-布水管、41-布水支管、50-循环泵、60-旋转喷头、61-喷头本体、62-弧形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永利浸渗设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永利浸渗设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140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管座上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锁定功能的螺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