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增强现实和人工智能的双向手语翻译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18168.X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34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芳;李伟鑫;黄金泰;谢宋汕;宋世杰;魏洁锋;李晓烽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应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21/00 | 分类号: | G09B21/00;G06F40/58;G10L15/26;H04B1/3827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罗振国 |
地址: | 514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增强 现实 人工智能 双向 手语 翻译器 | ||
1.一种基于增强现实和人工智能的双向手语翻译器,其特征在于,该翻译器由供聋哑人使用的第一头戴式终端(1)和供健听者使用的第二头戴式终端(2)组成;所述第一头戴式终端(1)包括第一主控电路(1a)及分别与第一主控电路(1a)连接的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b)和第一显示模组(3);所述第二头戴式终端(2)包括第二主控电路(2a)及分别与第二主控电路(2a)连接的第二无线通讯模块(2b)、摄像头(2c)和输出模块(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增强现实和人工智能的双向手语翻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头戴式终端(1)还包括第一眼镜框(1c),在第一眼镜框(1c)一侧镜臂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壳体(1d);所述第一主控电路(1a)、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b)和第一显示模组(3)设置在第一壳体(1d)内;第一壳体(1d)通过设置在第一壳体(1d)一侧外壁的第一眼镜臂插槽(1e)与第一眼镜框(1c)一侧镜臂可拆卸连接;在第一壳体(1d)内设置有与第一主控电路(1a)电性连接的第一移动电源(1f)和与第一移动电源(1f)电性连接的第一充电电路(1g);在第一主控电路(1a)上连接有STM32F407主控芯片和TF卡电路(1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增强现实和人工智能的双向手语翻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头戴式终端(2)还包括第二眼镜框(2d),在第二眼镜框(2d)一侧镜臂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壳体(2e);所述第二主控电路(2a)、第二无线通讯模块(2b)、摄像头(2c)和输出模块(4)设置在第二壳体(2e)内;第二壳体(2e)通过设置在第二壳体(2e)一侧外壁设置的第二眼镜臂插槽(2f)与第二眼镜框(2d)一侧镜臂可拆卸连接;在第二壳体(2e)内设置有与第二主控电路(2a)电性连接的第二移动电源(2g)和与第二移动电源(2g)电性连接的第二充电电路(2h);
所述第二主控电路(2a)上连接有STM32F103主控芯片,在第二壳体(2e)内设置有与第二主控电路(2a)电性连接的人工智能K210处理电路(2i);所述摄像头(2c)安装在第二壳体(2e)前端且与人工智能K210处理电路(2i)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增强现实和人工智能的双向手语翻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模组(3)包括设置在第一壳体(1d)内且与第一主控电路(1a)电性连接的第一显示屏(3a),在第一眼镜框(1c)前端对应的第一壳体(1d)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双凸透镜(3b),在第一双凸透镜(3b)对应的第一壳体(1d)内设置有与第一显示屏(3a)相配合的第一反射镜(3c),在第一双凸透镜(3b)对应的第一壳体(1d)外壁铰接有与第一反射镜(3c)相配合的第一透明投影屏(3d);第一显示屏(3a)播放的内容经过第一反射镜(3c)和第一双凸透镜(3b)投影到第一透明投影屏(3d)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增强现实和人工智能的双向手语翻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模块(4)包括设置在第二壳体(2e)内且与第二主控电路(2a)电性连接的语音播报模块(4a)和语音识别模块(4b);在靠近第二眼镜框(2d)的第二壳体(2e)侧壁上设置有与语音播报模块(4a)电性连接的语音播报喇叭(4c)及与语音识别模块(4b)电性连接的咪头(4d)。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一种基于增强现实和人工智能的双向手语翻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模块(4)包括设置在第二壳体(2e)内且与第二主控电路(2a)电性连接的第二显示模组(5)和语音识别模块(4b);在靠近第二眼镜框(2d)的第二壳体(2e)侧壁上设置有与语音识别模块(4b)电性连接的咪头(4d)。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增强现实和人工智能的双向手语翻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5)包括设置在第二壳体(2e)内且与第二主控电路(2a)电性连接的第二显示屏(5a),在第二眼镜框(2d)前端对应的第二壳体(2e)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双凸透镜(5b),在第二双凸透镜(5b)对应的第二壳体(2e)内设置有与第二显示屏(5a)相配合的第二反射镜(5c),在第二双凸透镜(5b)对应的第二壳体(2e)外壁铰接有与第二反射镜(5c)相配合的第二透明投影屏(5d);第二显示屏(5a)播放的内容经过第二反射镜(5c)和第二双凸透镜(5b)投影到第二透明投影屏(5d)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应学院,未经嘉应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1816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