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接头电焊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18690.8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76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清;孟平;邹嘉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海德有色金属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08 | 分类号: | H02G15/08;H02G15/06 |
代理公司: | 广州恒华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9 | 代理人: | 梁倍铭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高新区唐家湾镇港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接头 焊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缆接头电焊接结构,包括电缆接头铜外壳、焊接套和电缆;所述电缆接头铜外壳设有连接电缆的尾端部,所述尾端部开设若干收拢片形成收拢口;所述电缆包含铝护套,其与所述电缆接头铜外壳连接端的铝护套插入所述收拢口形成与所述尾端部的交叉重合;所述焊接套套设在所述电缆与尾端部连接的交叉重合处外,通过所述焊接套将所述电缆接头铜外壳与电缆焊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具有模块化、标准化、无浪费、低能耗、电气化安全施工,操作简便快捷等优点;保证电力电缆中间接头的铜外壳与电缆铝护套管的更科学、更可靠、更安全的连接;不受各种人为因素、环境、天气、时间、施工场地等等各种因素影响,施工时间缩短至10‑20分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输变线路电力电缆接头的铜外壳与电缆铝护套管的连接技术及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接头电焊接结构。
背景技术
电缆与电缆接头铜外壳的连接是电缆的常见连接方式,目前一般采用人工的焊接方式,是先将电缆按照电缆中间接头的安装工艺开剥出裸露的电缆铝护套管,用液化气火炬喷枪与铜外壳的尾端同时加热镀上一层金属锡打底,再将铅铝锡合金条加热至半熔融(约150~200℃)状态于耐温布块中,涂抹、堆敷于铜铝连接处,反复如此操作,直至铜铝结合处均匀的包裹上铅铝锡合金物(如图1、图2)。
其最大缺点和安全隐患是液化气罐近距离的使用火炬喷枪明火加热,用简陋的防护用具以及耐温布单手徒手用掌心涂抹、堆敷、包裹的工作方式,产生爆炸及高温人员烫伤的危险性极大,因为施工过程都是徒手操作,每次需要的堆敷量及温度都是靠经验估计,而且是单手徒手用掌心堆敷,因此就造成量和温度的偏差,量多了从手掌心溢出浪费,温度高了手掌心耐不住透过垫布长时间的高温,堆敷不上,量少了又要再一次的危险操作,温度低了堆敷不上,成不了型,就需要对此处明火加热后,再次徒手涂抹,整形,反复多次,直至完全包覆。而且此技术的还处在不利点就是在操作过程中对铅锡合金条的浪费严重,因为以上的全流程都是人为尽乎徒手操作,经验判断,无量化、计量、检测工具及手段,势必造成堆敷垮塌、流铅、漏料以及过度用料等等缺陷;并且此技术操作危险,依赖人为的因素、环境、天气、时间、施工场地等等各种因素影响较大,施工时间2-3小时不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缆接头电焊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电缆接头电焊接结构,包括电缆接头铜外壳、焊接套和电缆;所述电缆接头铜外壳设有连接电缆的尾端部,所述尾端部开设若干收拢片形成收拢口;所述电缆包含铝护套,其与所述电缆接头铜外壳连接端的铝护套插入所述收拢口形成与所述尾端部的交叉重合;所述焊接套套设在所述电缆与尾端部连接的交叉重合处外,通过所述焊接套将所述电缆接头铜外壳与电缆焊接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尾端部为所述电缆接头铜外壳的一端或者两端。
更进一步地,所述焊接套为锡铅合金套,由锡铝合金倒模成型。
更进一步地,所述收拢片之间开设V型缺口,所述V型缺口的开口方向向内指向圆心。
更进一步地,所述收拢片上设有凸起的泡钉。
更进一步地,所述收拢片表面上镀设锡层。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收缩焊接模具,所述收缩焊接模具包括模具和收紧栓,所述模具由所述收紧栓拆装,形成一个可以收拢的焊接穿口,所述模具内部设有加热棒。
更进一步地,所述收紧栓为螺栓。
更进一步地,模具的焊接穿口截面呈梯形装,其直径从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变小。
更进一步地,所述模具中部设有开模缺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海德有色金属新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海德有色金属新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186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加气块搬运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冶金件智能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