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玻璃瓶生产用胚体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23104.9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88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杨双林;杨广付;吕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州市林河玻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9/347 | 分类号: | C03B9/347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 代理人: | 罗超 |
地址: | 455000 河南省安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瓶 生产 用胚体 成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瓶生产用胚体成型装置,包括底模,第一瓶身模和第二瓶身模,所述底模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瓶身模和第二瓶身模,所述第一瓶身模和第二瓶身模之间形成成型腔,所述第一瓶身模和第二瓶身模上表面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底模的内部开设有通水孔,所述底模的侧面连接有进水接头,所述底模的另一侧面连接有出水接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底模的内部开设有通水孔以及在通水孔的内侧壁开设有冷却孔能够充分利用水对底模进行冷却降温,通过在第一瓶身模的内部开设有通水腔以及通水腔的内侧壁开设有积水腔能够把水存储在积水腔的内部,能够持续对第一瓶身模和第二瓶身模进行冷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瓶生产领域,特别是一种玻璃瓶生产用胚体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玻璃瓶生产中,玻璃瓶成型模具是玻璃瓶生产中的重要设备,玻璃瓶的质量及产量都与模具质量息息相关。在玻璃瓶的生产过程中,首先需要利用初模进行高温玻璃料的初步成型,然后再转移至成模中进行最终的吹气冷却成型,吹气成型步骤主要是为了使玻璃瓶的外表面更贴合模具内腔,使瓶型外表更平滑
玻璃料在成模中吹气成型时,需要瓶口模、瓶身模和瓶底模配合成型。玻璃瓶模具在长时间使用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传递给模具本体,如果模具内部的热量长时间散热不出去会使其内部温度升高,吹塑成型的玻璃瓶很可能会发生变形,得不到预期的形状,而且现有一部分设备的冷却一般采用空气冷,而空气的比热容比较小,单位时间内带走的热量较小,在下一次成型的时候很有可能模具内部温度还没有下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玻璃瓶生产用胚体成型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玻璃瓶生产用胚体成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玻璃瓶生产用胚体成型装置,包括底模,第一瓶身模和第二瓶身模,所述底模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瓶身模和第二瓶身模,所述第一瓶身模和第二瓶身模之间形成成型腔,所述第一瓶身模和第二瓶身模上表面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底模的内部开设有通水孔,所述底模的侧面连接有进水接头,所述底模的另一侧面连接有出水接头,所述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均与通水孔相连通,所述第一瓶身模和第二瓶身模的内部均开设有通水腔,所述通水腔的内侧壁均开设有积水腔,所述底模的上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导水装置,且导水装置位于底模与第一瓶身模以及第二瓶身模之间。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导水装置包括压杆、弹簧、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所述第一导管连接在底模的上表面的两侧,且第一导管与通水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导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导管,所述第一导管的上表面连接有弹簧,且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导管凸台的底面连接,所述第二导管凸台边缘处通过铰链轴连接有压杆,且压杆的另一端与第一瓶身模或第二瓶身模的底面通过铰链轴连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导管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位于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之间,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一导管上部的凸台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导管的底面通过铰链轴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导管内侧壁的底部通过铰链轴铰接有挡板,且第一连杆与挡板进行通过铰链轴连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底模的侧面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一瓶身模和第二瓶身模的内侧壁的底部均连接与第三凹槽相适配的卡块。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通水孔内部侧开设有若干个冷却孔,且冷却孔均位于成型腔的正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州市林河玻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林州市林河玻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231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