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块化户用锂电池储能热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26833.X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88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赵东炎;岳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7;H01M10/6563;H01M10/6556;H01M10/6551;H01M10/615;H01M10/6571;H01M10/635;H01M10/65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施敏敏 |
地址: | 200125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化 锂电池 储能热 管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户用锂电池储能热管理系统,其包括至上而下依次叠置的控制箱、至少一个电池箱和底座,每一电池箱内设置有散热组件和风扇,电池箱内设置有一连接风道,风扇安装在连接风道的出风口处,散热组件安装在电池箱的底部,且散热组件的一端与外部连通,另一端与连接风道连通;当电池箱内电池组件温度过高时,电池箱内控制装置控制风扇运转,外部冷空气进入散热组件,通过散热组件带走电池箱内传递出来的热量,并经由连接风道通过风扇排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模块化户用产品壳体外部设计散热结构,满足高防护等级的同时,提升了产品散热效率,扩大了产品适用的环境工况,提高了产品的寿命、性能、及产品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户用储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块化户用锂电池储能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些年,由于峰时电价高、清洁能源推广、自然灾害或负载过高导致大范围停电、以及部分国家的电网调节需要等原因,很多家庭安装了锂电池户用储能产品。
现有锂电户用储能产品根据防护等级不同主要分户外和室内两类。室内用产品由于对防护等级要求较低,可通过采用风扇将产品内电芯附近热量抽走的方式实现对电芯的降温。然而,考虑锂电池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一般使用者更倾向放置于室外,户外用产品由于使用环境工况较恶劣,一般要求采用IP54 或更高的防护等级。
目前现有散热设计均为通过在电池箱壳体开孔,通过风扇将电池箱内部电芯发热积累的热量抽出,而放置户外的高防护等级电池箱无法开进风口和风扇孔。这就导致了现有户外安装户用储能产品均未设计主动散热,只能够通过外壳自然散热。这种散热方式的散热效率差,导致产品只能小功率运行,还会对产品性能、寿命、客户体验等造成一定影响。
因此,现有户用储能相关产品设计,均无法同时兼容主动散热和户外用的高防护等级电池箱。
有鉴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设计了一种模块化户用锂电池储能热管理系统,以期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户用储能相关产品均无法同时兼容主动散热和户外用的高防护等级电池箱的缺陷,提供一种模块化户用锂电池储能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模块化户用锂电池储能热管理系统,其特点在于,所述模块化户用锂电池储能散热系统包括至上而下依次叠置的控制箱、至少一个电池箱和底座,每一所述电池箱内设置有散热组件和风扇,所述电池箱内设置有一连接风道,所述风扇安装在所述连接风道的出风口处,所述散热组件安装在所述电池箱的底部,且所述散热组件的一端与外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风道连通;
当所述电池箱内电池组件温度过高时,所述电池箱内控制装置控制所述风扇运转,外部冷空气进入所述散热组件,通过所述散热组件带走所述电池箱内传递出来的热量,并经由所述连接风道通过所述风扇排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模块化户用锂电池散热系统还包括发热模块,所述发热模块安装在所述电池箱的两侧壁上;
当所述电池箱内电池组件温度过低时,所述电池箱内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发热模块启动,对所述电池组件进行加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风扇安装在所述电池箱的一端侧部的下方,所述连接风道位于所述风扇和所述散热组件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池箱的底部设置有一散热风道,所述散热组件安装在所述散热风道内,所述散热风道的进风口与外部连通,所述散热风道的出风口与所述连接风道的进风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风道的底部内壁面设置为沿进风口至出风口向下倾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风道的顶部内壁面设置为沿进风口至出风口向上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268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军事巡查AR眼镜
- 下一篇:一种被动焊盘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