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流电感盒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27087.6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88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童琦;郑锡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三诚压铸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02 | 分类号: | H01F27/02;H01F27/22;H01F27/10;H01F27/08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0 | 代理人: | 郑哲 |
地址: | 3157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电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直流电感盒,包括盒体,盒体底部等间距竖直排列设置有散热片,散热片配合盒体底部形状进行连接,散热片上纵向安装有多个散热柱,散热柱顶部与盒体底部连接,散热柱底部与散热片底面齐平,散热柱内设置有散热腔,散热腔的腔壁上覆盖有回流层,回流层为毛细多孔结构,回流层内还填充有易蒸发液体,具有较强的散热能力,重量较轻,整体结构稳定不容易变形。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感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流电感盒。
背景技术
电感盒是逆变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放置电感,并帮助电感散热,使电感能够正常工作的作用。
但是,现有的电感盒存在以下缺陷:当逆变器电压较高,功率较大时,电感容易产生大量的热量,通常逆变器内部设置有冷却风扇,但是没有高效的散热结构和冷却风扇进行配合,逆变器的运行稳定性就无法得到保证,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若是对电感盒设计较为复杂的散热结构,电感盒的重量则会过大;若是为了追求散热将电感盒设计的过于轻薄,则电感盒容易发生变形,都会影响到正常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强的散热能力,重量较轻,整体结构稳定不容易变形的直流电感盒。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直流电感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底部等间距竖直排列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配合所述盒体底部形状进行连接,所述散热片上纵向安装有多个散热柱,所述散热柱顶部与所述盒体底部连接,所述散热柱底部与所述散热片底面齐平,所述散热柱内设置有散热腔,所述散热腔的腔壁上覆盖有回流层,所述回流层为毛细多孔结构,所述回流层内还填充有易蒸发液体。
作为改进,所述盒体顶部开设有多个放置电感的电感舱,所述电感舱内设置有放置凸台,所述放置凸台的形状能够配合电感进行横置,所述盒体底部形状配合所述电感舱和所述放置凸台。
作为改进,所述散热柱顶部开设有导热槽,所述导热槽内填充导热介质。
作为改进,所述盒体顶部四周设置有密封圈安装槽。
作为优选,所述回流层为铜粉熔渣层或者多层金属网孔层。
作为优选,所述导热介质为硅脂或硅胶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传统的电感盒光靠散热片与冷却风扇配合无法实现高效散热,因此对散热片进行改造,在散热片上设置散热柱,同时散热柱的结构使用热管冷凝结构,通过散热柱内易蒸发液体的蒸发冷凝回流原理来进行散热,能够配合冷却风扇实现散热循环,同时散热柱还能够加强散热片的结构强度,保护壳体,帮助壳体设计的更加轻薄,同时保证整体结构不易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底面视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图2中A-A方向的散热柱安装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侧面视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图3中散热柱的放大视图。
图中:1、盒体;11、电感舱;12、放置凸台;13、密封圈安装槽;2、散热片;3、散热柱;31、散热腔;32、回流层;33、导热槽;4、导热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三诚压铸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三诚压铸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270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力电池快速脱离系统
- 下一篇: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与M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