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桩的起吊抓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27179.4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98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随州市千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0 | 分类号: | B66C1/30;B66C1/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300 湖北省随州市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起吊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加工管桩领域,是一种管桩的起吊抓钩装置。其特征是在吊爪杆上钻上长方形吊爪孔,所述吊爪杆的下面连接U型吊爪板,右抓手的上端通过左爪螺栓与U型吊爪板活动连接,左抓手的上端通过右爪螺栓与U型吊爪板活动连接;所述U型吊爪板中下端有中间导槽,所述右抓手与左抓手的中间交叉处用中间螺栓活动铰接;所述右抓手上端有左抓手槽,所述左抓手上端有右抓手槽,所述左爪螺栓位于左抓手槽中,所述右爪螺栓位于右抓手槽中;中间螺栓的螺杆的左端有螺母和开口销。由于采用了本技术方案,利自动抓起的吊具,解决了不用人去挂挂钩的问题,能够安全远控吊运管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加工管桩领域,是一种管桩的起吊抓钩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放置管桩的场地环境较恶劣,人员无法靠近,装夹吊运难度大,同时安全系数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管桩的起吊抓钩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管桩的起吊抓钩装置,其特征是在吊爪杆上钻上长方形吊爪孔,所述吊爪杆的下面连接U型吊爪板,右抓手的上端通过左爪螺栓与U型吊爪板活动连接,左抓手的上端通过右爪螺栓与U型吊爪板活动连接;所述U型吊爪板中下端有中间导槽,所述右抓手与左抓手的中间交叉处用中间螺栓活动铰接;所述右抓手上端有左抓手槽,所述左抓手上端有右抓手槽,所述左爪螺栓位于左抓手槽中,所述右爪螺栓位于右抓手槽中;中间螺栓的螺杆的左端有螺母和开口销。
所述中间螺栓位于中间导槽中。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利自动抓起的吊具,解决了不用人去挂挂钩的问题,能够安全远控吊运管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长方形吊爪孔;2、吊爪杆;3、U型吊爪板;4、左爪螺栓;5、右爪螺栓;6、中间螺栓;7、右抓手;8、左抓手;9、中间导槽;10、左抓手槽;11、右抓手槽;12、螺母;13、开口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图1和图2中,在吊爪杆2上钻上长方形吊爪孔1,所述吊爪杆2的下面连接U型吊爪板3,右抓手7的上端通过左爪螺栓4与U型吊爪板3活动连接,左抓手8的上端通过右爪螺栓5与U型吊爪板3活动连接;所述U型吊爪板3中下端有中间导槽9,所述右抓手7与左抓手8的中间交叉处用中间螺栓6活动铰接;所述右抓手7上端有左抓手槽10,所述左抓手8上端有右抓手槽11,所述左爪螺栓4位于左抓手槽10中,所述右爪螺栓5位于右抓手槽11中;中间螺栓6的螺杆的左端有螺母12和开口销13。
所述中间螺栓6位于中间导槽9中。
所述吊爪杆2的下面连接U型吊爪板3,然后在U型吊爪板3上安装左抓螺栓4、右抓螺栓5和中间螺栓6,最后把右抓手7、左抓手8安装上用螺母12和开口销13锁紧。
操作过程:当需要吊起管桩时,用挂钩挂住起吊抓钩装置的长方形吊爪孔1上,把起吊抓钩装置移动到需要吊起的管桩旁,继续下落到管桩时,由于重力的作用,右抓手7和左抓手8停止下落,而整个起吊抓钩装置重力压住右抓手7和左抓手8,中间螺栓6在中间导槽9中向下移动,同时左爪螺栓4和右爪螺栓5同样的在左爪导槽10和右爪导槽11中向内移动,这是左抓手8和右抓手7就会自动分开来抓起管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随州市千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随州市千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271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提供动力绿植墙
- 下一篇:一种智能浆水回收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