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用炉缓冷室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28011.5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99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卫东;刘一华;王宁波;陈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色工业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9/00 | 分类号: | F27D9/00;C21D1/62;C21D9/00;C23C8/8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11 | 代理人: | 伍兵 |
地址: | 224199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 炉缓冷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用炉缓冷室,包括冷却罩和设于冷却罩顶部的引风机构,引风机构包括电机和扇叶;电机固定在冷却罩的顶部,电机的转动轴竖直向下穿过冷却罩的顶部并伸入到冷却罩的内部上方,扇叶套设固定在电机的转动轴上并设于冷却罩内;冷却罩的内部还固定有引风罩,引风罩横向设于扇叶的下方,冷却罩的内部还设有多个环向分布的散热组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进而能固定在多用炉顶部以便于使用,而且不会影响其它工件的入炉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用炉缓冷室。
背景技术
一些长时间在高温下渗碳的工件、一些对变形要求较高的工件(如保持架)以及特殊工件(如有内螺纹)在渗碳后必须缓慢均匀冷却后才能再送入到多用炉中进行加热淬火,主要目的是细化晶粒、控制变形、便于特殊工件的机加工。
工件的缓冷大都在缓冷室中进行,现有的缓冷室结构复杂,体积大,无法固定在多用炉上,只能单独设于多用炉外部,使用较为不便,还会影响其它工件的入炉处理,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且便于使用的入炉处理的多用炉缓冷室。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用炉缓冷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罩和设于冷却罩顶部的引风机构,所述引风机构包括电机和扇叶;所述电机固定在冷却罩的顶部,所述电机的转动轴竖直向下穿过冷却罩的顶部并伸入到冷却罩的内部上方,所述扇叶套设固定在电机的转动轴上并设于冷却罩内;所述冷却罩的内部还固定有引风罩,所述引风罩横向设于扇叶的下方,所述冷却罩的内部还设有多个环向分布的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进液管、出液管和翅管,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均插接在冷却罩的顶部,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的下端均伸入到冷却罩的内部底部,所述翅管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翅管从上往下依次分布并均环绕固定在冷却罩的内壁上,每个所述翅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进液管和出液管上,多个所述翅管均相互并联。
优选地,所述冷却罩的顶部还插接有热电偶,所述热电偶的感应端伸入到冷却罩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冷却罩的顶部开设有进气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进而能固定在多用炉顶部以便于使用,而且不会影响其它工件的入炉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剖面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引风机构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为了保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色工业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色工业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280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调节角度并能跟踪拍摄的交通违章监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升降机的防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