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导管消毒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29342.0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81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左靓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L2/18 | 分类号: | A61L2/18;A61L2/26;A61M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傅剑涛 |
地址: | 6500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导管 消毒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导管消毒器,涉及医用消毒用品领域,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地对医用导管进行消毒的消毒器。医用导管消毒器包括消毒夹,消毒夹包括两个夹片,两个夹片前端的内表面上均连接有消毒液吸收件。医用导管消毒时,在消毒液吸收件上蘸上消毒液,用本消毒器轻轻夹住导管,并沿导管移动一次即可使整个导管上都涂抹上消毒液,完成消毒。可进一步在夹片前端的外表面上设置消毒液吸收件,则该消毒液吸收件蘸上消毒液后,可在人体皮肤上涂抹进行皮肤消毒,使得本实用新型也能够方便地进行穿刺点周边皮肤消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消毒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导管消毒器。
背景技术
许多医用导管,例如PICC导管,深静脉导管等在贴上固定导管的敷料前需要进行消毒,除了对穿刺点周边的皮肤进行消毒外还要对导管露出人体的部分进行消毒。此为护理领域公知常识,《浙江临床医学》2019年1月第21卷第1期“碘伏消毒后不待干对PICC导管的影响”等文献中也有记载。
目前医用导管常规的消毒方式是用棉签蘸取消毒液消毒,或用镊子夹持棉球并蘸取消毒液消毒。上述方式消毒皮肤等接近平面的表面时很方便,直接在穿刺点附近皮肤上螺旋移动棉签或棉球涂抹即可。但消毒导管这样的柔软的圆形物品时,棉签或棉球不易与导管贴合并沿导管移动,加上还需导管一周都涂抹消毒液,操作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地对医用导管进行消毒的消毒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医用导管消毒器包括消毒夹,消毒夹包括两个夹片,两个夹片前端的内表面上均连接有消毒液吸收件。
进一步的是:至少一个夹片前端的外表面上连接有消毒液吸收件。
进一步的是:消毒液吸收件与夹片之间设置有消毒液囊,消毒液囊内具有消毒液,消毒液囊可捏破。
进一步的是:医用导管消毒器包括外套,外套套在消毒夹前端上。
进一步的是:消毒液吸收件由海绵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医用导管消毒时,在消毒液吸收件上蘸上消毒液,用本消毒器轻轻夹住导管,并沿导管移动一次即可使整个导管上都涂抹上消毒液,完成消毒。可见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方便地对医用导管进行消毒的有益效果。
2、进一步在夹片前端的外表面上设置消毒液吸收件,则该消毒液吸收件蘸上消毒液后,可在人体皮肤上涂抹进行皮肤消毒,使得本实用新型也能够方便地进行穿刺点周边皮肤消毒。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医用导管消毒器结构图;
图2是另一种医用导管消毒器结构图;
图中标记为:消毒夹1、夹片11、消毒液吸收件2、消毒液囊3、外套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医用导管消毒器包括消毒夹1,消毒夹1包括两个夹片11,两个夹片11前端的内表面上均连接有消毒液吸收件2。
医用导管消毒时,在消毒液吸收件2上蘸上消毒液,用本消毒器轻轻夹住导管,并沿导管移动一次即可使整个导管上都涂抹上消毒液,完成消毒。
消毒夹1与普通夹子或镊子类似,两个夹片11自由状态是张开的,按压可使两个夹片11合拢。消毒夹1可由具有弹性的塑料制成。消毒液吸收件2能够吸收消毒液,可由棉花或海绵制成,优选是海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293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式传输机用滚筒结构
- 下一篇:一种冷轧机用冷却喷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