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墨与碳碳材料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37546.9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00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申富强;申富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顿雷纳新材料(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15/00 | 分类号: | C30B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钱超 |
地址: | 211700 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材料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墨与碳碳材料连接结构,单晶炉用下保温筒包括多个石墨连接片、设置在石墨连接片上、下端的上碳碳环箍及下碳碳环箍;所述上碳碳环箍、下碳碳环箍与石墨连接片之间通过石墨与碳碳材料连接结构进行连接,所述石墨与碳碳材料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上碳碳环箍下方及下碳碳环箍上方的插槽、设置在石墨连接片上、下端的插块,所述插块与插槽相适配;每一所述石墨连接片的上下端设置有盲孔,每一所述盲孔内塞入有弹性件,每一所述盲孔内在弹性件的上方插入有定位销轴,所述上碳碳环箍和下碳碳环箍在插槽内环状布置有供定位销轴插入的定位孔。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方式简单且牢固;节省成本,快捷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单晶炉用保温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与碳碳材料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单晶炉是采用直拉法生产单晶硅的主要设备。在单晶炉中设置有保温筒,其为单晶炉内部热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石墨材质,一般在保温筒外侧面裹有一定厚度的碳毡用于对单晶炉内的热场进行保温,依据其所处热场的位置不同而分为上、中、下三种保温筒。
目前,下保温筒部分采用石墨零件与碳碳材料零件连接组装而成,大多数靠碳碳螺栓完成,碳碳螺栓加工较困难、效率低,且石墨与碳碳材料热膨胀系数不同,需要有一定的膨胀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石墨与碳碳材料连接结构,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石墨与碳碳材料连接结构,单晶炉用下保温筒包括多个石墨连接片、设置在石墨连接片上、下端的上碳碳环箍及下碳碳环箍;所述上碳碳环箍、下碳碳环箍与石墨连接片之间通过石墨与碳碳材料连接结构进行连接,所述石墨与碳碳材料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上碳碳环箍下方及下碳碳环箍上方的插槽、设置在石墨连接片上、下端的插块,所述插块与插槽相适配;其中部分所述石墨连接片的上下端设置有盲孔,所述盲孔内塞入有弹性件,所述盲孔内在弹性件的上方插入有定位销轴,所述上碳碳环箍和下碳碳环箍在插槽内环状布置有供定位销轴插入的定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孔的上方同轴设置有一拆卸孔。
进一步的,所述上碳碳环箍下方及下碳碳环箍上方的插槽设置为燕尾槽。
进一步的,所述石墨连接片上、下端的插块设置为与燕尾槽相适配的燕尾形插块。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设置有具有弹性的软毡。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设置为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上碳碳环箍和下碳碳环箍均由多段半环连接而成,每一所述半环的两端均通过定位销轴与石墨连接片进行定位连接。
优选的,相邻的两半环分别通过两个定位销轴连接在同一石墨连接片上。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的石墨与碳碳材料连接结构,在石墨连接片上设置有特制的盲孔并与定位销轴配合,盲孔内塞入有弹性件,弹性件采用软毡或弹簧,先将定位销轴按下来,将石墨连接片的燕尾形插块推入上碳碳环箍或下碳碳环箍的燕尾槽的结构内进行连接,弹性件回弹,定位销轴插入定位孔中,使得石墨连接片和碳碳材料的上碳碳环箍或下碳碳环箍零部件进行连接,这种连接方式简单且牢固;节省成本,快捷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碳碳环箍与石墨连接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碳碳环箍与石墨连接片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石墨连接片;2、上碳碳环箍;4、插槽;5、插块;6、弹性件;7、定位销轴;8、拆卸孔;9、半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顿雷纳新材料(江苏)有限公司,未经安顿雷纳新材料(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375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碳碳材料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单晶炉用下保温筒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