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内科监护室用给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38557.9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69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杨秀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7/00 | 分类号: | A61J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8 | 代理人: | 蒋文芳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科 监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内科监护室用给药装置,涉及给药装置技术领域,包括主块,所述主块的底部开设有进料槽,所述进料槽的顶部开设有供料槽,所述进料槽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底弹簧,所述底弹簧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下堵球,所述主块的顶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柱,所述活塞柱的内壁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槽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弹簧,所述上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堵球,活塞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杆。病人头部下移下压压杆,药剂供给出药管,从而使得药剂供给病人嘴中,从而实现病人头部下移即可供药,从而解决了给药装置均由医护人员操作,无法由病人自主操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药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心内科监护室用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给药装置又称给药器,是医学临床常用的器材之一,传统的给药装置均由医护人员操作,无法由病人自主操作,从而给人员增加了工作量,所以现在亟需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心内科监护室用给药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内科监护室用给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给药装置均由医护人员操作,无法由病人自主操作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心内科监护室用给药装置,包括主块,所述主块的底部开设有进料槽,所述进料槽的顶部开设有供料槽,所述进料槽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底弹簧,所述底弹簧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下堵球,所述主块的顶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柱,所述活塞柱的内壁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槽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弹簧,所述上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堵球,所述活塞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顶部的外侧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主块右侧的顶部开设有出药槽,所述出药槽的右侧固定穿插有出药管,所述进料槽的右侧固定穿插有进药管,所述主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存药盒。
可选的,所述进料槽与供料槽相贯通,所述供料槽与通槽相贯通。
可选的,所述通槽与连接槽相贯通,所述活塞柱底部的外侧套接有防漏胶。
可选的,所述复位弹簧的顶部与压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底部与主块的顶部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压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托头板,所述托头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海绵,所述出药管为软管。
可选的,所述进药管的另一侧贯穿存药盒并延伸至存药盒的底部,所述存药盒的左侧固定穿插有H字形橡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该装置在使用时,病人头部下移下压压杆,药剂供给出药管,从而使得药剂供给病人嘴中,从而实现病人头部下移即可供药,从而解决了给药装置均由医护人员操作,无法由病人自主操作的问题。
2、出药管中药剂的供给量,取决于病人头部带动压杆下移的距离,从而实现病人头部下移的距离与供药剂量成正比,从而实现病人根据自己的舒适度控制供药速率,从提高了该装置在病人使用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活塞柱示意图。
图中:1主块、2进料槽、3供料槽、4底弹簧、5下堵球、6通槽、7活塞柱、8连接槽、9连接孔、10上弹簧、11下堵球、12压杆、13复位弹簧、14出药槽、15出药管、16进药管、17存药盒、18托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385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老年人的呼吸内科化痰器
- 下一篇:一种轧机用轴向调整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