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原位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47177.1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14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章理远;袁文璐;舒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G01N21/25;G01N21/84 |
代理公司: | 宁波博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03 | 代理人: | 彭鼎辉 |
地址: | 31521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原位 测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原位测试装置,属于电池生产测试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导电电极,导电电极相对设置,在所述的导电电极之间滴入电解质,且所述的导电电极相对一侧位于所述的电解质中;在所述的导电电极的两侧对称依次装配有密封胶圈和玻璃盖板;所述的密封胶圈对称装配在导电电极的两侧,且导电电极相对的一端延伸到所述的密封胶圈内部空腔中,电解质位于所述的密封胶圈的空腔中,且导电电极与所述的电解质相接触。通过对电解质的电解能够动态观测枝晶在负极的形成过程,且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原位测试装置装配稳固性较好,方便人们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生产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池原位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池的应用也逐渐推广开来,在电池在使用充电过程中,电极与电解液界面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反应,导致产热、电极剥落、活性物质非均匀性沉积形成树枝状的“枝晶”,造成电池内部结构不稳定、大量产热以及短路等危害,严重威胁电池的使用安全。
因此,为了直观探索以上问题,在现有技术中,需要对电极与电解液界面反应过程进行动态观测,从而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有效控制循环过程中电极结构的稳定性,方便人们进一步研究如何通过控制枝晶的生长降低刺破隔膜的风险。因此,设计一种电池原位测试装置,匹配显微摄像头及热成像仪,实现动态观测电池反应过程中电极微观结构变化及热分布是十分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无法动态观测枝晶生产过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原位测试装置,该装置通过设置导电电极,在导电电极之间滴入电解质,通过玻璃盖板压在导电电极上,对电解质进行电解,能够有效地观测枝晶在负极的生长过程,有效地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原位测试装置,包括导电电极,导电电极相对设置,在所述的导电电极之间滴入电解质,且所述的导电电极相对一侧位于所述的电解质中;
在所述的导电电极的两侧对称依次装配有密封胶圈和玻璃盖板;所述的密封胶圈对称装配在导电电极的两侧,且导电电极相对的一端延伸到所述的密封胶圈内部空腔中,电解质位于所述的密封胶圈的空腔中,且导电电极与所述的电解质相接触。
优选地,还包括对称设置的固定装配板,固定装配板通过螺栓装配对玻璃盖板、密封胶圈以及所述的导电电极进行紧固。
优选地,所述的固定装配板上设置有可视窗,密封胶圈的垂直投影位于固定装配板的可视窗内。
优选地,电池原位测试装置放置于增亮台上,且电池原位测试装置还包括原位测试光学仪,所述的原位测试光学仪正对密封胶圈内的导电电极。
优选地,位于密封胶圈内的导电电极之间的距离为2~5mm。
优选地,在密封胶圈相对一侧的表面开设有开口槽,2个所述的密封胶圈的开口槽相对配装以形成装配槽,导电电极安装在所述的装配槽中。
优选地,个所述的开口槽的深度之和与导电电极的厚度相等。
为了提高电池原位测试装置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在所述的玻璃盖板以及所述的固定装配板之间还设置有压板,压板的垂直投影位于密封胶圈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压板为长方体结构。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压板包括连接板以及滑动装配在连接板两侧的滑动板,所述的滑动板的侧边正对玻璃盖板的一侧固定装配有固定凸沿,所述的固定凸沿扣合在玻璃盖板的侧边处,在所述的滑动板内部装配有伸缩构件,伸缩构件与所述的连接板连接。
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471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干扰信号传输设备
- 下一篇:一种硅橡胶注射混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