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舱开度检测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47638.5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66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朱彬;高钦杰;陈晓链;曾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2 | 分类号: | G01B5/02;G01B3/2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伟斌 |
地址: | 511434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舱 检测工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辅助部件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机舱开度检测工具,所述检测工具包括设有刻度的卡尺本体、固定定位部、活动测量部,所述固定定位部与卡尺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测量部与卡尺本体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测量部距离固定定位部之间的距离值为0~1600mm;所述检测工具还设有用于提供二次归零点的活动调零部,所述活动调零部与卡尺本体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实现大量程测量;且所述活动测量部与卡尺本体活动连接的设置可对测量行程根据需要进行调整。通过所述检测工具还设有用于提供二次归零点的活动调零部,所述活动调零部与卡尺本体活动连接的设置,可对于大量程测量进行重新归零,提高测量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辅助部件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机舱开度检测工具。
背景技术
整车前围外观配合较多,如发动机罩、大灯、前保等存在多处复杂外观配合,前机舱总成开度尺寸对外饰零件安装配合精度存在较大影响,前机舱需要频繁测量,以评价机舱开度尺寸精度。国内也有类似的测量,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 CN110793456A的飞机舱门部件测量方法。
目前国内主要先将需要测量的前机舱总成从生产线脱批,然后将前机舱测量支架切换至三坐标测量平台,再将前机舱总成放置在测量支架上,建立坐标后使用双悬臂测量前机舱开度尺寸,测量完成后再将测量支架复位,前机舱总成投入生产线。但是这种测量方式存在如下缺点:操作复杂,作业强度大;车辆脱批,占用放置场地和放置台车;测量时间长,效率低,占用测量资源;问题对应速度慢,导致批量品质不良,增加返修成本。
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如下:①需要申请车辆脱批、滞留、重新投入生产线,导致生产线停线等待,前机舱多次运输搬送,操作复杂,作业强度大;②白车身脱批,占用放置场地和台车,容易导致混淆,增加现场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③需要切换测量支架、建立测量基准,测量时间约2小时,占用三坐标测量资源;④当整车出现品质不良,解析为前机舱开度尺寸超差导致不良时,或者三坐标测量发现前机舱开度尺寸超差时,期间生产线已经生产了大批量的白车身,已经造成批量品质不良流出,增加品质返修成本。且改善对策实施后,仍需要再次脱批前机舱总成,再次测量开度尺寸才能确认改善效果。若无效果,需要反复脱批测量,问题对应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机舱开度检测工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机舱开度检测工具,所述检测工具包括设有刻度的卡尺本体、固定定位部、活动测量部,所述固定定位部与卡尺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测量部与卡尺本体活动连接,所述检测工具还设有用于提供二次归零点的活动调零部,所述活动调零部与卡尺本体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活动测量部与卡尺本体活动连接的设置可对测量行程根据需要进行调整。通过所述检测工具还设有用于提供二次归零点的活动调零部,所述活动调零部与卡尺本体活动连接的设置,可对于大量程测量进行重新归零,提高测量精度。
优选地,所述活动测量部距离固定定位部之间的距离值为0~1600mm;所述卡尺本体上设有若干固定定位板,若干固定定位板上均设有用于固定卡接的卡接孔。通过所述活动测量部距离固定定位部之间的距离值为0~1600mm设置,可实现大量程测量。且这样设置是为了在测量大量程的两孔之间的距离时,可根据需要将固定定位部与活动测量部均固定于两孔上方,然后选择测量端的最近点的固定定位板的刻度值归零,活动调零部通过卡接孔插接入固定定位板,然后移动活动测量部,根据固定定位部、活动调零部的位置设定,共同得出两孔之间的精确测量值。也就是说若干固定定位板的设置是为了固定活动调零部或者其他需要定位的点,当然这些都是优选,并不是限制性的规定,其他需要定位的部分也可通过固定定位板的卡接孔配合。
优选地,所述活动测量部、活动调零部均与卡尺本体滑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滑动连接的设置是优选,并不是限定性的选择,其他类型的活动连接也是可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未经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476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漆对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式生物医药培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