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切割机用自动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48165.0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37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翁小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兆昱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7/06 | 分类号: | B26D7/06 |
代理公司: | 无锡嘉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8 | 代理人: | 唐维铁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割机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切割机用自动上料装置,属于切割加工技术领域,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壳体内壁的上下两表面均卡接有第一轴承,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内套接有同一个空心轴,两个所述空心轴通过输送带传动连接,所述输送带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夹板,左侧两个所述空心轴的相对面设置有同一个定位机构。该切割机用自动上料装置,通过设置电动推杆、夹板、卡块、圆形板和定位板,使得本装置可以调节两个输送带之间的间距及夹板位置的工作,以此可以适应不同长度及不同宽度的工件,而且可以同时完成多个夹板之间位置调节工作,使得操作过程更为简捷方便,且省时省力,从而使得本装置可以满足生产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切割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切割机用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使用切割机对工件进行切割的过程中,为了保障切割速度,一般都会使用输送上料装置对工件进行上料,现有的输送上料装置在使用时一般都是先将工件放置到其表面,再对其进行定位,定位完成之后才能对其进行切割,而当工件的大小发生变化时,需要对多个定位机构依次进行调节,较为费时费力,因此,需要一种便于调节的切割机用自动上料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切割机用自动上料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输送上料装置在使用时一般都是先将工件放置到其表面,再对其进行定位,定位完成之后才能对其进行切割,而当工件的大小发生变化时,需要对多个定位机构依次进行调节,较为费时费力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切割机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壳体内壁的上下两表面均卡接有第一轴承,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内套接有同一个空心轴,两个所述空心轴通过输送带传动连接,所述输送带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夹板,左侧两个所述空心轴的相对面设置有同一个定位机构,左侧上方所述空心轴的顶端与驱动机构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连接在上方壳体的上表面,上方所述壳体内壁的上表面通过两个电动推杆与下方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空心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均固定连接在壳体的上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在左侧上方空心轴的底端,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卡槽,若干个所述卡槽内均设置有卡块,若干个所述卡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圆形板,所述圆形板的下表面卡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设置在左侧下方空心轴内,所述定位板的外表面卡接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固定连接在左侧电动推杆的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定位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下表面与套筒的上表面搭接,下方所述壳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移动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转动组件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固定连接在电动推杆的表面,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内套接有转轴,所述定位板卡接在转轴内,所述转轴的顶端通过弹簧与套筒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定位板和套筒的形状设置均为矩形,所述空心轴和转轴内表面的形状均设置为矩形。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兆昱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兆昱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481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动康复手套
- 下一篇:一种真空干燥室故障维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