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钢筋绑扎钳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48504.5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68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如意;赵建美;张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源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600 天津市静海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钢筋 绑扎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持式钢筋绑扎钳,涉及钢筋施工工具技术领域,包括主钳体和副钳体,主钳体与副钳体铰接,主钳体上成型有送丝管,送丝管靠近主钳体柄部的一端设置有一对与主钳体转动连接的传送轮,其中一个传送轮固定连接有与主钳体转动连接的第一齿轮;副钳体的柄部铰接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一齿条;送丝管靠近主钳体口部的一端设置有与主钳体固定连接的弯曲管;主钳体的口部固定设置有支架,支架上转动设置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上转动设置有转动叉,副钳体的口部铰接有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二齿条。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操作简单、对工人的技能素质要求较低、在使用时能有效提高钢筋绑扎的效率且使用便捷的一种手持式钢筋绑扎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施工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钢筋绑扎钳。
背景技术
在建筑行业,钢筋就相当于人体的骨骼,起到支撑、拉结建筑本体的作用,大量的钢筋在浇筑混凝土前需要依照工程图纸依次固定,使得钢筋骨架得以可靠的固定。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2755668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手动快速旋转式钢筋绑扎钩,包括手柄套、绑扎钩、左轴承、右轴承、螺母和端盖,手柄套呈圆管状,在手柄套内孔的左右端段开设台阶形轴承座,以对应用左轴承、右轴承安装绑扎钩,绑扎钩呈直柄曲身弯钩状;绑扎钩自右至左由制成一体的转轴段(即直柄)、钩身段(即曲身)和钩头(即弯钩)组成,然后在手柄套的右端部嵌装端盖。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钢筋绑扎钩钩头钩住绑丝,手握住手柄套甩转绑扎钩,由于左轴承和右轴承的转动,绑扎钩就轻松自如地作360°旋转,操作省力,绑扎快速、牢固。但是这种方式需要工人能够对这种绑扎钩的使用方式相当熟练,对于工人的技能素质要求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持式钢筋绑扎钳,通过弯曲管将扎丝缠绕到钢筋的交汇处,然后在转动叉的转动下将扎丝拧紧,以达到绑扎钢筋的目的。该手持式钢筋绑扎钳操作简单,对工人的技能素质要求较低,在使用时能有效提高钢筋绑扎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手持式钢筋绑扎钳,包括主钳体和副钳体,所述主钳体与副钳体铰接,所述主钳体上成型有送丝管,所述送丝管靠近主钳体柄部的一端设置有一对与主钳体转动连接的传送轮,所述其中一个传送轮固定连接有与主钳体转动连接的第一齿轮;所述副钳体的柄部铰接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穿过主钳体的柄部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送丝管靠近主钳体口部的一端设置有与主钳体固定连接的弯曲管;所述主钳体的口部固定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远离主钳体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面对钳体内的一侧同轴固定有转动叉,所述转动叉包括叉柄与固定于叉柄上的叉尖;所述主钳体上固定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远离主钳体的一端成型有限位孔;所述副钳体的口部活动铰接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穿过限位孔与第二齿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操作人员需将一根扎丝从一对所述传送轮之间穿过,穿入到送丝管之中,然后用手抓握所述钢筋绑扎钳,使所述主钳体的柄部与副钳体的柄部相互靠近。在此过程中,所述第一齿条与主钳体的柄部发生相对位移,所述第一齿轮在第一齿条的驱动下进行转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带动传送轮转动将扎丝推入送丝管之中。所述扎丝经过弯曲管时,被弯曲管被迫成型成为环状并缠绕于钢筋的交汇处。所述副钳体的口部向主钳体的口部靠近时,所述第二齿条与主钳体的口部发生相对位移,所述第二齿轮在第二齿条的驱动下进行转动,所述第二齿轮的转动带动转动叉转动,所述转动叉的叉尖部位将扎丝拧紧。所述手持式钢筋绑扎钳操作简单,对工人的技能素质要求较低,在使用时能有效提高钢筋绑扎的效率。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手持式钢筋绑扎钳只能使用单个接头使用量的扎丝,以免扎丝过长在所述主钳体与副钳体复位的过程中出现倒抽扎丝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齿条长度与主钳体和副钳体处于自然伸展状态时副钳体口部至限位孔的距离等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源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源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485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