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化粪池微生物清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52207.8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28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劳秀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三木生态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C02F11/04 |
代理公司: | 广东中科华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68 | 代理人: | 曾弦 |
地址: | 570000 海南省***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粪池 微生物 清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化粪池微生物清理装置,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包括整体装置,所述整体装置内部包括沉淀池、厌氧池和好氧池,所述沉淀池和厌氧池之间设有第二挡板,且第二挡板和整体装置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厌氧池和好氧池之间设有第一挡板,且第一挡板固定在整体装置内部,所述厌氧池内部设有分离板,且分离板的两端分别和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固定连接,所述分离板表面均贯穿有收水管,且收水管和分离板固定连接。通过沉淀池,流入厌氧池,兼性厌氧菌及专性厌氧菌将化粪池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成沼气,被微生物吸收,以污泥的形式得以去除,厌氧池主要作用是去除有机物以及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好氧池中有机物会被微生物所生化降解,去除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化粪池微生物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化粪池的应用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技术路线是污水和污泥接触的模式,沉积的污泥消化降解产生沼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消化气,消化气的上浮作用对污泥产生扰动,消化气对污泥的扰动作用能够让污泥与生物菌群的混合更充分,有助于消化降解。
目前化粪池如果发酵和化合物分解不完全的话容易出现管道堵塞的情况,并且很多情况下都是通过人为机械性的提供管道动力,耗费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化粪池微生物清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化粪池微生物清理装置,包括整体装置,所述整体装置内部包括沉淀池、厌氧池和好氧池,所述沉淀池和厌氧池之间设有第二挡板,且第二挡板和整体装置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厌氧池和好氧池之间设有第一挡板,且第一挡板固定在整体装置内部,所述厌氧池内部设有分离板,且分离板的两端分别和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固定连接,所述分离板表面均贯穿有收水管,且收水管和分离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沉淀池内部设有分隔板,且分隔板和整体装置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分隔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表面均开设有通孔,且沉淀池、厌氧池和好氧池通过通孔互通。
优选的,所述整体装置顶部表面固定安装有封板,所述封板表面开设有三个通气孔,且三个通气孔分别位于沉淀池、厌氧池和好氧池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封板表面设有集气室,且集气室和封板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气室顶部设有抽气管,且抽气管贯穿集气室顶部表面并延伸至集气室内部,且集气室和沉淀池、好氧池、厌氧池通过通气孔互通。
优选的,所述整体装置的侧端设有进水管,且进水管贯穿整体装置侧端并延伸至沉淀池内部,所述进水管表面设有连接管,且连接管和进水管法兰连接。
优选的,所述整体装置的侧端设有出液口,且出液口贯穿整体装置侧端并延伸至好氧池内部。
优选的,所述厌氧池内部设有搅拌填料,且搅拌填料悬在厌氧池内部,且搅拌填料为纤维丝球体。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生活污水,包括粪便污水经过沉淀池后,较稳定的流入厌氧池中,采用收水管进行收水、布水具有防堵的效果,在通过沉淀池,流入厌氧池,兼性厌氧菌及专性厌氧菌将化粪池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成沼气,被微生物吸收,以污泥的形式得以去除,厌氧池主要作用是去除有机物以及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好氧池中有机物会被微生物所生化降解,去除率高。
本实用新型中,在原有化粪池的基础上,增设了厌氧和好氧生物处理段并采用自流形式进行、抽吸沼气和给好氧段提供氧气同时进行,无需动力,利用自然温度差完成,管理方便,清理周期在两周以上。由于采用了搅拌填料和合理的内部结构,搅拌填料由纤维丝球体,能自由地悬浮在水中,起固定生物膜及搅拌作用,剩余污泥大大减少,并解决出粪难的问题,沉淀池、厌氧池和好氧池均采用砖砼预制,具有抗腐蚀性能强的优点,管道均采用高分子有机物制成,具有抗变形、耐腐蚀,不堵塞等功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三木生态环保有限公司,未经海南三木生态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522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二通插装式振动控制阀
- 下一篇:螺栓连接结构